ID: 22777521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1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209801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历史,八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19张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改革开放是怎么实施的? 导入 第7课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史实; 2.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3.了解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学习目标 01 为什么转折? --时代洪流下的呐喊 1、背景 材料1:“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五千亿元……这个数字比建国30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还多。当然,我们的损失不止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宝贵的时间。 经济困难 物资短缺 材料2:“文革”时期,全国人大停止活动9年;全国政协长达10年未能正常召开会议。 政治混乱 材料3: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有75%的中央副部级和地方副省级以 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受到各种形式伤害和株连的人数高达1亿人。 冤假错案 材料4:“文化大革命”伊始,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停课,全体师生“停课闹革命”,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3亿,占全国总人口1/4。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科技断层 十年动乱积累下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左”倾错误的继续———两个凡是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阶级斗争为纲 实质:“左”的错误思想的继续。 影响:束缚人们思想,思想僵化。 此时此刻,中国需要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时代呼唤一位有勇气、有能力纠正错误的人! “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 ———邓小平 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让人们摆脱了多年的“两个凡是”思想束缚,解放了思想。 1978年5月11日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性质:是一场意义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准备。 0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 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主要内容 思想 政治 组织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邓小平 1、概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意义 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知识拓展: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中共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迎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 03 拨乱反正 三·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材料一:55万名右派被改正;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得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