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7707

统编版八年级下历史全册知识点整理(表格形式)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2次 大小:307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八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整理
  • cover
八下历史全册知识点整理(表格形式) 文档对知识点、易错点、混淆点进行了整理,并用表格形式展示,方面老师学生进行对比,以加强记忆。 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课 具体内容 背景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10 月 1 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背景:1949 年,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西藏和平解放 1951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政府谈判,达成《十七条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西藏仍处于封建农奴制统治下,中央政府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实现西藏的解放。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抗美援朝 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经过三年艰苦战斗,迫使美国在 1953 年签署停战协定。 背景: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 意义: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土地改革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意义: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课 具体内容 背景和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年,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 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需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意义: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三大改造 1953-1956 年,通过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背景: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及调整 1958 年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随后开展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经济困难;1961 年开始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逐步恢复经济。 背景:1956 年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但过程中出现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失误。 意义: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也暴露了急于求成的问题,为后来的经济调整提供了经验教训。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 具体内容 背景和意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急需调整政策。 意义: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体制改革 1978 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 年后城市推进国企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意义:解放了生产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