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778120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3816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历史
,
七年级
,
统编
,
学年
,
---2025-2026
,
教学设计
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从单元内容看,本单元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发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把课程内容结构化、条理化,将本单元整合为三部分:“分立与统一” “大交融与新活力”和“继承与创新”,根据单元整体安排,本课集中探究“继承与创新”。从本课内容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在文化、政治、社会、艺术与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创新与成就,是一个创造进步的时代。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而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离不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学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图片,视频,史料等,以及新颖的教学切入视角。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该阶段的时代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通过梳理汉字的演变与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推荐《齐民要术》图书活动、聆听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3.赏析锺繇的楷书作品《宣示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顾恺之的画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造像”直观感受其文化魅力。(史料实证) 4.认识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根据学历案中的史料,分析《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时代特征、成书过程,能够据此理解其书具有继承与创新的特点; 2.能够知道祖冲之的个人成就,说出他计算圆周率的大致过程,理解古代科技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3.知道书法在东汉发展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能赏析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之”字的不同特点。 4.知道石窟是在继承创新、民族交融、对外交流中雕刻而成。 5.能够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温故知新 教师活动 同学们,本单元前两课时我们共同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 的相关内容,观察时空轴,你能总结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这个时期究竟诞生了哪些科技与文化?今天我们一起一探 究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 继承与发展,我们将从以下三个篇章进行探究: 一、品辉煌之技 二、识璀璨之美 三、承千古之气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时空轴后进行分析总结 设计意图 1.利用本单元时空坐标轴,温故知新,回顾单元特征,更好地实现大单元教学设计意图。 2.创设矛盾冲突引发学生兴趣。 板块一:品辉煌之技 教师活动 首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科技与文化的成果表格补充完整。 任务一:我是图书推荐员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计时 5 分钟。 2.根据小组任务,查找学历案中学习资料包的相关材料,提取 有效信息,分析总结后根据指导语的格式写出图书推荐词。(第1.2.3 小组完成主要内容;第 4.5.6 小组完成核心思想;第 7.8.9小组完成时代特征;第 10.11.12 小组完成成书过程的探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俄国问题与中俄关系(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近代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美国问题和中美关系(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历史中考开卷考试应试策略(2025-04-2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