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9726

7.5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课件(共21张PPT)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09437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区,七年级,地理,2024,星球,商务
  • cover
(课件网) 你能说出下列景象在哪些地方吗 北极熊 第七章 认识地区 第五节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阅读地图,描述南、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运用图文资料,归纳极地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特殊性。 举例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结合材料,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通过中国南北极科考历程,感悟中国科技实力的发展和成就。 结合实例,认识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亚洲 北美洲 北极地区 欧洲 极地地区地理位置 大西洋 太平洋 南极地区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南极地区 印度洋 极地地区地理位置 极地地区地理位置 北 东 西 美洲 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 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环绕 科考站相对位置 各地都位于南极点的北方 自转方向:顺时针 考察站 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大洋洲 非洲 长城站 中山站 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内,纬度高 泰山站 昆仑站 秦岭站 南 范围 结合教材53页读图完成 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秦岭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地区 白令海峡 环绕北冰洋的大洲 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乌拉尔山 南 北 东 半球与自转方向 各地都位于北极点的南方 自转方向:逆时针 最大岛屿 考察站 黄河站: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冰界 西 极地地区地理位置 黄河站 北极地区 比较北极、南极地区海陆差异 以海洋为中心 以陆地为中心 南极地区的 自然环境 南极名片 南极冰山 寒极 由于终年冰覆盖厚厚冰层,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 由于纬度高和海拔高,成为世界最冷的大洲 白色荒漠 由于纬度高和海拔高,降水稀少,成为世界最干旱的大洲 风极 由于四面临海,与其他大陆隔离,风力强劲 冰雪高原 哥们,我来自北极地区,那里终年严寒,降水少,风还大,幸亏哥有这一身厚厚的熊毛不然还不知道要被冻成什么啥个熊样! 哥们,我来自南极地区,我们那里环境可比你的还要恶劣,是全世界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这些高冷的称号! 思考:根据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感知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严寒、少雨、大风 酷寒、干燥、烈风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冰川大陆 指北极圈以内的地区,以北冰洋为核心 被三大洲的大陆和岛屿环绕 因纽特人 北极居民 北美洲北部居住着因纽特人,以捕鱼狩猎为生 代表动物 北极熊: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其毛皮很厚 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淡水资源 生物资源 石油、煤炭 企鹅、磷虾、海豹 考察准备 防眩晕 防紫外线 防水防滑 保暖御寒 极地科学考察 科学考察的两个阶段 阶段一 探险阶段(以个人为主,风险大) 阶段二 科学考察(以国家团体为主) 2019年温旭首次实现 全球首次单人无助力穿越南极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进行考察 极地科学考察 考察内容和意义 内存: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 意义:研究过去、现在和将来 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1985年,南极第一个长城站 2004年,北极第一个黄河站 中国考察 探究活动 窗小墙厚 防寒保暖作用 立柱和天窗 防止大雪掩埋 教材58页 1、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南极科学考察站? 2、想一想,为什么我国赴南极科学考察 多选择在11月出发 3、议一议,泰山站的建筑特点与当地自 然环境有何关系 北极航道开通最新消息 北极航道开通 重要性 大大缩短东西方的交通距离,北极地区及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下一个战略要地 极地保护行动 极地生态的脆弱性 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 极地环境和生态一旦受到破坏,极难恢复。 极地受到威胁的原因 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极地影响日益突出 全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各环境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极地保护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