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生物的分类 任务一 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1.病毒 (1)形态:形体极其微小,通常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主要有球状、杆状、蝌蚪状等。 (2)结构:病毒是一类不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3)生活方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4)繁殖方式: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在自己遗传物质的“指挥”下,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5)种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等。 (6)与人类的关系 ①危害:引起人和动植物患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水稻矮缩病等。 ②利用: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 [特别提醒]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 2.细菌和真菌 (1)结构图示 (2)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细菌 真菌 生物类型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形态及分类 个体十分微小,单细胞,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根据外形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大多为有分枝的丝状体,少数为单细胞个体;可分为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和多细胞真菌(如蘑菇、青霉等) 结构特点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特殊结构:荚膜(起保护作用)、鞭毛(与运动有关)和纤毛等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酵母菌还可进行出芽生殖) 营养方式 大多为异养,营腐生或寄生生活;少数为自养,如硝化细菌 进行异养,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与人类 的关系 危害:有些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使人患病,如结核病、肺炎; 利用: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等药品 危害: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如脚癣; 利用:食用、药用、酿酒、防治害虫等 [名师指津] 芽孢≠孢子:芽孢是细菌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孢子能萌发形成新个体,是生殖细胞。 3.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特征比较 生物 特征 病毒 细菌 真菌 结构 无细胞结构 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成形的细胞核 营养方式 寄生在活细胞内 大多寄生或腐生,少数自养 寄生或腐生 生殖方式 自我复制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酵母菌还可进行出芽生殖) 任务二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促进生物圈的碳循环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2.促进生物圈的氮循环 根瘤菌等固氮微生物能够把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这个过程叫做固氮作用。 任务三 生物的分类 1.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1)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意义: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植物的分类 (1)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2)分类 3.动物的分类 (1)依据:除了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分类 4.细菌和真菌的分类 分类依据 细菌 真菌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胞构成 单细胞 既有单细胞,又有多细胞 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主要) 5.从种到界 (1)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2)特点 ①分类单位越小,则其中所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所含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②分类单位越大,则其中所包括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