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0680

第九章 第一节 压强 实践性作业单 2024-2025学年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211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九章,一节,压强,实践性,作业,2024-2025
  • cover
《压强》实践性作业单 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 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 1. 寻找生活中的压力现象:观察生活,至少找出3个存在压力的场景,如人站在地面上、用手挤压气球等。用手机拍照记录(或绘制简单示意图),并在旁边标注压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以及压力的方向。 2.压力小实验准备:准备一块海绵、一个小木块和一些砝码。尝试用不同方式将小木块放在海绵上,如平放、侧放、竖放,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简单记录自己的想法。 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 1.生活的内容:深入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熟练掌握压强计算公式,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压强现象,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实践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压力和压强的理解;进行压强计算练习,巩固知识。 3.素养的目标: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五步探究解题 (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情境导入:教师展示生活中不同压强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如货车的多排轮胎、啄木鸟的尖嘴等。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何不同?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学习任务: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理解压强概念并学会应用。 (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1. 结合课前准备的小实验,思考并写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可能存在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 2. 根据教师提供的压强计算公式p=F/S,尝试计算一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已知物体重50N,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1m2(提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 (三) 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1.学习准备:准备好压强实验的物理实验器具,复习力学知识。 2.学习分工:每组6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2人负责整理资料,2人负责分析讨论,1人负责记录结果。 3.学习步骤: (1)说一说:小组内交流课前实验观察结果和学习尝试中遇到的问题,如对压力和重力的区分不清晰、计算压强时单位换算错误等。 (2)听一听:认真听教师讲解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压强概念及公式推导过程,记录关键知识点。 (3)练一练:完成教师布置的压强计算小练习,互相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讨论错误原因。 (4)编一编:结合生活实例,编写一道关于压强的应用问题,如“为什么滑雪板要做得又宽又长?”,小组内互相解答。 (5)写一写:整理本节课重点知识,包括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写在笔记本上。 4.注意事项: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尊重他人意见;实验操作要规范,注意安全;遇到问题先小组内讨论,无法解决再向教师求助。 (四) 把握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行动 说一说:小组代表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压力现象,分析压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和方向,其他成员补充。 听一听:再次聆听教师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讲解,理解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完善自己的笔记。 练一练:完成课本上相关的压强计算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 编一编:各小组展示编写的压强应用问题,全班共同解答,评选出最具创意和启发性的问题。 写一写: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写一篇短文介绍增大或减小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字数150 - 200字。 (五) 抓住学习行动, 评价学习成果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编写的压强应用问题、短文以及学习笔记,分享小组学习收获。 教师对各小组展示内容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学生互相评价,学习他人长处,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堂巩固拓展 压强知识竞赛:教师准备一些与压强相关的题目,涵盖概念理解、公式计算、生活应用等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