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1124

第6课 认识空气 教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5902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6课,认识,空气,教案
  • cover
6《认识空气》教案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教材简析】 本课是冀人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六课《认识空气》。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存在、特征及用途,帮助学生构建对身边常见物质———空气的初步认知,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科学知识奠定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方法的关键一课。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望,但认知能力有限,观察和思考不够全面深入。他们虽在生活中接触空气却未深入探究,教学中需用直观有趣活动引导,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能描述空气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透明的特征,理解空气对人、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及用途。 2.科学思维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空气特征,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探究实践 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实验操作,证明空气存在,探究其特征和用途,提升观察、实验和合作能力。 4.责任态度 养成严谨认真科学态度,增强对周围环境和生物的保护意识,认识到空气污染危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空气存在和特征,了解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和用途。 教学难点:用科学方法准确描述空气特征,理解空气与生物复杂关系及空气污染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扇子、塑料袋、简易降落伞、口哨、吸管、水杯、一杯水、气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与问题 【PPT:1-7】 教师读诗歌导入:我就在你身边,却看不见我,你呼吸着我,却摸不到我,我托起飞鸟的翅膀,我推动远航的帆,我在你身边,快快来找我吧!这首美妙的诗歌描述的是什么物质? 引导:空气说,快快来找我吧,那我们怎么找空气呢?今天我就一起来找一找空气,研究空气的性质。 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空气。(板书课题:认识空气) 提供一些工具引导:选择你想用的工具,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 5.分发工具给每个小组,共同探讨使用方法,如何利用工具来感受空气,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各小组,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方法。 6.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分享,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就科学表达,如我看到了……我认为是空气……。 7.汇报结束后,对各小组的发现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对空气存在的认知。 8.提问问题:空气无处不在,那空气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征呢? 预设:空气。 分享交流。 领取工具,并寻找空气。 预设:我用塑料袋收集的空气,塑料袋鼓鼓的,里面装的就是空气;扇风时有空气,因为我感受到了空气流动等。 通过儿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探究与发现 【PPT:9-13】 观察准备:在观察空气之前,我们先要收集一袋空气,讲解收集空气的方法。 讲解观察空气的方法。 组织学生观察空气:每组下发塑料袋,让同学们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捏一捏来感受空气特征。引导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结果,与上节课的水的特征进行比较,描述空气的特征。 提问:我们如何用一句话对空气的特征进行总结? 教师进行评价指导和总结。 尝试着收集一袋空气。 了解观察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空气的特征,填写记录单。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存在,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准确认识空气特征。 应用与拓展 【PPT:14-20】 1.憋气游戏:空气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我们离不开它,那它有什么用途呢?让我们通过多种方法一起来进行研究吧。我们首先通过一个游戏,来谈谈你的感受吧! 2.讲解游戏规则,即让学生用手捏住鼻子,憋气十秒后呼吸,再说说感受。 3.展示图片,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