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项诊断查漏卷 建议用时:60分钟 满分:60分 得分: 一、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8分) 墨 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 ,只留清气满乾坤。 1.把古诗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2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前两句的意思。(3分)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乾坤”的意思是“江山”。 B.前两句通过对墨梅的直接描写,写出了墨梅的朴素、淡雅。 C.后两句中,诗人盛赞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天地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D.本诗表现了诗人不向世俗献媚,坚守内心追求的精神品格。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练习。(13分)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面加点的字。(填序号)(每题1分,共3分) (1)未成,弃去。( ) A. 放弃。 B. 扔掉。 C. 离开。 (2)逢老媪方磨铁杵。( ) A. 正直。 B. 才,刚刚。 C. 正在。 (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A. 归还。 B. 回去。 C. 还是。 2.根据文言文,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用原文语句填空)(每空2分,共4分) 3.文中讲述的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的成语,我知道的还有“ ”“ ”(本套试卷中出现的除外)等。(每空1分,共3分) 4.〔昆明市期末·新角度〕下面哪个词语和本文讲述的道理相反 ( )(3分) A.持之以恒 B.半途而废 C.勤学不辍 三、〔济南市期末〕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练习。(13分) 【材料一】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①。 【材料二】江泌少贫,昼日斫屦②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③,睡极堕④地则更⑤登。 【注释】①清介:清正耿直。②斫屣(zhuó xiè):制造木屐。③升屋:爬到屋顶。④堕:掉,落。⑤更:再。 1.照样子,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加点字的意思。(每空1分,共4分) 例:晋孙康家贫(贫穷) (1)常映雪读书( ) (2)昼日斫餍为业( ) (3)随月光( ) (4)光斜则握卷升屋( ) 2.用“/”给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 光 斜 则 握卷 升 屋,睡极 堕 地 则 更 登。 3.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我知道“睡极堕地则更登”的意思是 。(2分) 4.假如古人要建一个“勤学群”,都有谁能加入呢 请根据提示完成练习。(5分) (1)结合文言文,把孙康和江泌的入群申请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2分) (2)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不适合加入这个“勤学群”的是( )(3分) 悬梁刺股 B.程门立雪 C.画龙点睛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材料一】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戏剧形式,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更是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评剧、越剧等五十多个,尤以京剧流传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材料二】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的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传统国画相比,年画色彩鲜艳,装饰性极强。过春节时,家家户户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 【材料三】风筝起源于中国。相传春秋战国时,墨翟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他搬来木头,将其劈开,削光滑,拼接成木鸟的形状。经过三年的研制,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诞生了。 【材料四】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在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喜、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上面四则材料分别介绍了 、 、 和 这四种民间艺术形式。(每空1分,共4分) 2.读完上面的四则材料后,阳阳想将这些内容制作成一张手抄报,下面最适合作为手抄报标题的一项是( )(2分) A.高手在民间 B.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C.剪纸艺术题材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