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4094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晚春》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37569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PPT,32张,课件,晚春,诵读
  • cover
(课件网) 《晚春》 初读古诗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学习目标 1、诵读:正确、流利、感情充沛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所描绘的晚春景象,能够初步感受诗的意境,并体会诗人的惜春之情。 3、体会诗中的意境之美,进而联想珍惜到自身的时光。 4、由本诗加以拓展,积累同类题材的古诗,加深对国学的积淀,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韩文公 写作背景 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组诗中的第三首。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官拜中书令。 再读古诗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疏通文意 诗歌赏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诗歌赏析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榆荚杨花虽缺乏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自卑,而是为晚春竭尽所能的添景,展示自己独特之美。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全诗借景抒情,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 主旨归纳 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暮春的繁丽景色。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应有的价值。惜时、努力、放弃个人自卑感,展示自我风采。 1、韩愈《晚春》中运用拟人,写本来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诗句是: , 。 2、为珍惜春天最后的美好时光,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百花盛开、争芳斗艳的诗句是: , 。 当堂练习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在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当堂练习 3、这首诗写的是哪个时节?全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当堂练习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暮春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当堂练习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在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当堂练习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4、赏析这首诗的写法。 拓展欣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赏析 写作鉴赏 1.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写作鉴赏 2.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