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5141

2025年湖北省中考历史知识专题三 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课件(20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3955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年,PPT,20张,课件,创新,制度
  • cover
(课件网) 专题三 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2025年湖北省中考历史知识专题 目 录 线索梳理 拓展设问 备考演练 线 索 梳 理 1.古代中外改革 2.近现代中外改革 (一)中国历史上的制度创新 1.中国古代史上的制度创新 2.中国近现代史上制度创新 (二)世界历史上的制度创新 拓 展 设 问 1.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都有哪些? 因素:①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与时俱进、因时改革。(这是改革成败的根本原因)②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③改革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改革与反改革势力及权力高低的力量对比。④是否具有有利于改革开展和执行的国际国内环境。⑤改革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 2.从中外制度创新中,给你的启示有哪些? (1)国家制定各种制度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创新。 (2)制度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3)可以借鉴他国文明成果,但不能照搬他国发展模式。 备 考 演 练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图示的是什么制度?并根据文字材料,概括该制度对唐朝中央统治的作用。 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三省相互牵制,防止专权;明确的决策程序有效避免了皇权的独断性和随意性;极大地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效率;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制度保障。 (2)材料二图示历史事件是宋太祖为防止出现哪一问题策划的?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太祖为“制其钱粮”在地方采取的具体措施。 问题:武将专权。具体措施: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握;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分析元朝在西藏地区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意义。 制度:行省制。意义: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2.【借鉴与创新】 材料一———揖美追欧”的辛亥革命试验西方式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也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以俄为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摘编自王垒《论“以俄为师”》 材料二 正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参照系。借鉴其成功经验,资本主义起死回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实施“新政”,摒弃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运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较大地调整产权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运行体制。“新政”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空前大灾难。 ———摘编自孔根红《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 简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几次反“危机”》 材料三———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可以看出,在戈尔巴乔夫的内心深处不得不承认他“新思维”所鼓吹的“西方民主”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这位结束冷战、发动打破“苏联专制政权”的“民主改革”的领导人,事隔14年之后,在国内仍备受指责。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把他当作苏联解体和随后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窘境的经济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指责他屈服于西方。 (1)材料一中的“中国改换了方向”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 改换方向:由学习西方转为学习苏俄。背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