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导入新课】 高考制度是我国现在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这 出卷网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谁对它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有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隋唐,看看当时是通过什么制度选拔人才的?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学生结合现实、教材和导学案中的内容,预习、讨论后回答。学生应该能够回答出来。 教师总结: 高考作为今天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一项基本制度 出卷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人才选拔。因此,对于高考,国家是非常重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制度,或者说官吏考试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400 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中间断裂,现在又重新实行,可谓千年大轮回。当然,是更高一级的轮回。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学,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现 出卷网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用高考这一话题导入新课,自然而有效,既能烘托课堂气氛,更能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巧妙衔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今及古,明确古代是如何选拔官员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诞生 [资料展示] 多媒体展示科举制的背景。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 出卷网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提出问题] 隋朝之前,我国怎样选拔官吏呢?你认为这种选官方式科学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生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生3:……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展示和提出问题,为后 出卷网续的学习作好铺垫。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进而培养学生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并由浅入深学会探究。 [图片展示] 多媒体展示有关隋朝皇帝的图片。 隋文帝 隋炀帝 [提出问题] 科举制的正式诞生是在谁统治时期?在他之前谁采用了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隋炀帝统治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了,在他之前是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提出问题, 出卷网学生在自学、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引领学生认识到科举制是一项新的选官制度,是创新,是历史的进步,它有利于选拔人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科举制的完善 [图片展示]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人物图片。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提出问题] 1.他们分别为完善科举制做出了什么贡献? (学生对照图片一一说明) 2.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 3.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什么? 4.我国古代有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 出卷网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么,你能否想象出一个书生在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心情呢?现在,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看榜文。(结合多煤体中展示的图片)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可能从以下几点回答。 生1:唐太宗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生2: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