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阶段试卷(一) (中国古代史) 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共16小题,满分60分,答题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卷由第Ι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组成,其中第1—12题为选择题,第13—16题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览中,有一段甲骨文“曰今秋,楚子来告父后哉”(大意是楚的首领归德于周文王)。这片甲骨被认为记载了楚人先祖鬻(yù)熊投奔西周的史实,与此相关的是( ) A.大禹建夏,楚与夏政权更替 B.商汤灭夏,楚与夏结成联盟 C.西周分封,楚成为周的诸侯国 D.战国动乱,楚与周抗衡敌对 2.法家在先秦的百家争鸣中出现较晚,但却异军突起,逐渐取得与儒家、道家、墨家相抗衡的地位并一度占据优势。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在于法家( ) A.比其他各家思想优越 B.强调遵循自然法则 C.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明确社会尊卑等级 3.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治理强化 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 4.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5.如表是一本中国简史类图书的目录(节选)。判断第三章的题目应该是( ) 导言 中国的诞生第一章 先秦:中华文明的气质来源第二章 秦汉:中华帝国的框架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_____…… A.民族与思想大融合 B.帝国的盛放与凋残 C.现代的“拂晓时辰” D.没能进入的“大航海时代” 6.《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时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材料反映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文成公主被吐蕃子民称为“甲木萨”。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是“神仙”。下列与文成公主相关联的诗句是( ) A.不是张骞通异域,安得佳种自西来 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C.愧如玄奘新归洛,欲学翻经独未能 D.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8.有学者认为,宋朝国策是“强干弱枝”。其基本原则有二:一是中央集权,使中央的各项权力如军、政、财、法等权都超越地方;二是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这一国策的实施( ) A.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B.解除了武将专权的积弊 C.推动了宋朝经济的发展 D.加速了元朝统一的实现 9.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如图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反映了( ) A.都市文化生活 B.商业发展规模 C.海外贸易状况 D.民族关系演进 10.如图所示读书摘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读书摘要《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11.“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帮助皇帝处理文件)。”这反映了明朝( ) A.中央机构完善 B.皇权空前强化 C.文学日趋繁荣 D.文臣地位提高 12.如图是张明同学搜集的研究性学习材料。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