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三 坐标曲线 坐标曲线题是枣庄中考的常考内容,近 8 年考过 8 次。 从题型上来说,图像题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里;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涉及质量变化曲线、物质溶解曲线、溶液 pH 变化曲线、反应速率曲线等;从命题规律上来说主要分单独曲线型和综合曲线型两种考查方式。 此类题除以文字方式给出部分信息外,还借助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各种量变化的影响用坐标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考查学生看图、识图、分析图及数据处理等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1.(2024·聊城中考)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分层评价 即时反馈 A.高温煅烧一定 B.向表面生锈的铁钉中 质量的石灰石 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C.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 D.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过 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B [碳酸钙高温煅烧时,碳酸钙变为氧化钙,该元素质量保持不变,A正确;表面生锈的铁钉加入盐酸时,盐酸会先与表面的铁锈(Fe2O3)反应,然后才会与铁反应产生氢气,B不正确;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时,刚开始pH>7,随着盐酸的加入pH逐渐变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盐酸过量时pH<7,C正确;等质量的镁、锌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与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由于镁的活动性顺序比锌强,故完全反应时镁用时较短,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2.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 B.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 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题号 1 3 5 2 4 6 8 7 C.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因此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时,溶液的pH应该从大于7逐渐减小,A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生成物质量,因此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时,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较快,B正确;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开始不产生沉淀,盐酸完全消耗后才产生,氯化镁完全消耗后,沉淀量不再增加,C错误;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3.图像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化学变化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分析图像是中学生需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相同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分析图像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锌反应速率最大 B.金属锌的活动性最强 C.金属镁生成氢气质量最多 D.金属铁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多 题号 1 3 5 2 4 6 8 7 √ C [由题图知金属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上升是最快的,所以金属镁反应速率最大,A错误;镁反应速率最大,金属活动性最强,B错误;由题图可知,金属镁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多,C正确;产生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稀硫酸,产生的氢气越多,消耗的稀硫酸质量越多,镁是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多的金属,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 B.电解水实验 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 题号 1 3 5 2 4 6 8 7 C.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