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主题串讲(7-9单元) 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主题下的融合性考查 第九单元 金属 化零为整 构体系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是课程标准中设置的五个学习主题中涵盖面最广的主题,该学习主题以常见的物质为主线,要求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掌握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并学会合理使用这些物质。由于涵盖面广,本学习主题在考试中占有极大的篇幅,是考试的重点、难点。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这一主题内容庞杂,命题时往往会在题目中涉及多种物质的反应情况,命题时将涉及的物质性质整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所以做这类题时要学会从整体上认知,然后具体到每一个小的探究作答。本学习主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酸、碱、金属性质探究中的“物质的性质与应用”问题,涉及酸、碱、金属等常见物质的通性以及相互间的反应等相关知识,同时也会考查陌生反应,多以选择题、探究性实验题为主,解答时需要学生对知识有较强的迁移、应用能力。 2.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背景下的“物质的性质与应用”问题,涉及盐的性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等知识,一般会同时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探究性实验题中,此类题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偏大,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化学素养以及对知识的严谨细致的把握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 3.复分解反应概念统领下的“物质的性质与应用”问题,涉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实质、物质的共存、离子的共存等知识,考试中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会以填空题、探究性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从理论分析与实验操作两个层面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相关知识,此类问题难度一般中等偏难。 素养立意:能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常见的酸、碱、金属的性质进行总体把握,又能从具体的角度认识酸、碱、金属,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形成科学探究的思路与能力。 知识融合 搭项目 Fe(或铁元素) 导热 (3)不锈钢不易生锈,铁容易生锈,二者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请列举一条生活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铁制品生锈时应及时除锈,生产中可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 物质的结构不同 擦干(或涂油) Fe2O3+6HCl===2FeCl3 +3H2O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炼铁技术又有新突破,是少数几个掌握羰基铁粉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羰基铁粉在国防军工领域有重要应用,其制备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制备Fe(CO)5时,先往设备中通入一段时间CO再加热的原因是_____,制备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排尽设备内空气,防止爆炸 CO 解析:(1)Fe2O3中铁元素显+3价,生成的Fe中铁元素显0价,化合价降低;CO中碳元素显+2价,生成的CO2中碳元素显+4价,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均显-2价,化合价不变。 (2)铁具有导热性,可用铁锅做饭。 (3)不锈钢是铁铬合金,铬氧化后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比纯金属强,是因为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了铬,改变了物质的结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生活中,洗净铁锅后要及时擦干或涂上食用油,可以防止铁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4)CO不纯时点燃易爆炸,先往设备中通入一段时间CO,是为了排尽设备内的空气,防止CO不纯爆炸;CO与海绵铁能反应,Fe(CO)5能转化为CO,则CO可循环利用。 2.(2024·潍坊中考)“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兴趣小组对盐酸和硫酸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以下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向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两种酸溶液中均存在_____(填微粒符号)。 H+ (2)将表面生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