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微专题3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 第六单元 控制燃烧 “常见气体的制备”是中考化学的必考点,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仪器的识别;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择;实验步骤;气体的净化等,多以选择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此类题难度不大。 1.对教材实验的改进体现了学生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掌握,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 装置(如图), 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氧气的制取 A.通过捏放瓶身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B.在实验前该装置也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C.用该装置制氧气,液体试剂为双氧水 D.利用该装置制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 D [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因为捏时,试剂接触反应发生,放时,两种试剂分离,反应结束,A正确;在制取气体时,连接好装置后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B正确;该装置可在无纺布包内放入二氧化锰、液体试剂为双氧水来制取氧气,C正确;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量的多少对生成氧气的量没有任何影响,D错误。] 2.(2024·威海中考)下列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 B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可选择图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于干燥氧气,干燥氧气时,为了使氧气和浓硫酸充分接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B错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D正确。]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请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 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E)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a (4)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 (5)若将制取的气体通入装置F,燃烧的蜡烛熄灭,在制取并收集该气体时,验证该气体集满的方法是_____ _____。 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短管口, 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4)为了防止由于更换仪器造成的药品损失,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将制取的气体通入装置F,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且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出,二氧化碳验满用燃着的木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短管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短管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专题攻略】 解答此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在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管口伸入试管内不宜过长,稍露出橡胶塞即可;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②液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伸入集气瓶内并接近瓶底;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入集气瓶内不宜过长。④检验氧气时,带火星的木条要插入集气瓶内;验满时则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⑤连接洗气瓶时,应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 4.下列关于实验室CO2的制取、干燥、收集及检验有误的是( ) 二氧化碳的制取 A.发生装置 B.干燥CO2 C.收集CO2 D.检验CO2 √ B [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