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之花处处开”小学生尊重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 “尊重之花处处开”———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二、适用年级 小学四年级 三、课时 1课时(40分钟) 四、设计理念 通过丰富多样、贴近小学生生活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尊重与不尊重行为带来的不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良好品德的重要体现,帮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和意义。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以故事、游戏、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营造班级尊重友爱的和谐氛围。 五、班会背景分析 (一)学情特点 小学四年级学生年龄在9-10岁左右,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阶段,开始关注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形象和地位。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感受缺乏关注。例如,在课堂上随意打断同学发言,在课间给同学起绰号,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同伴行为的影响,需要正确引导他们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现实需求 通过对班级日常观察和与学生交流发现,约60%的学生曾有过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如嘲笑同学的穿着、忽视他人的意见等;约40%的学生表示曾因他人不尊重自己而感到难过。在班级中,因不尊重行为引发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增多,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班级的和谐氛围。因此,开展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班会,帮助学生认识尊重的重要性,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十分必要。 六、班会目标设定 (一)认知目标 1. 学生能够明确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知道尊重他人体现在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 2. 识别生活中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了解不尊重他人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能力目标 1. 学会在不同场景下,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尊重他人,如认真倾听他人讲话、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劳动成果等。 2. 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解决因不尊重行为引发矛盾的能力,能够用尊重和友善的态度与他人沟通交流。 (三)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尊重他人的意愿,增强学生的同理心。 2. 让学生体验到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带来的快乐,营造班级中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和谐氛围。 七、班会准备 (一)物资准备 1. 制作“尊重行为”和“不尊重行为”卡片各10张,卡片上分别绘制或书写不同的行为场景,如“认真听同学发言”“给同学起绰号”等。 2. 准备彩色卡纸若干、水彩笔、剪刀、胶水,用于制作“尊重之花”手工。 3. 准备“尊重他人”故事卡片,包含古今中外关于尊重他人的小故事,如“程门立雪”“粗鲁的小老鼠”等。 4. 准备“尊重他人”承诺书,内容包括承诺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言行、隐私、劳动成果等。 5. 准备模拟场景道具,如小椅子、书本、文具等,用于情景模拟活动。 (二)环境布置 1. 将教室桌椅摆放成围坐形式,中间留出活动空间,方便学生进行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 2. 在教室黑板上绘制“尊重之花处处开”的主题字样,周围画上花朵、绿叶等装饰图案,营造温馨、积极的氛围。 3. 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一些关于尊重他人的名言警句,如“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 八、班会流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故事激趣,引入主题(5分钟) 1. 教师手持“尊重他人”故事卡片,声情并茂地讲述“粗鲁的小老鼠”的故事:“有一只小老鼠,它非常不尊重别人。每次见到小兔子,就会嘲笑它的长耳朵;遇到小猴子,就会故意扯它的尾巴。小动物们都不喜欢和它一起玩,小老鼠很孤单,却不知道为什么。” 2. 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为什么小动物们都不喜欢小老鼠呢?如果小老鼠想要交到朋友,它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