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1095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12 名句名篇默写 专项练习(广东专用)(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3443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名篇,答案,专用,广东,练习
  • cover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12 名句名篇默写 专项练习(广东专用)(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带“月”的诗词句中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一项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下列名句不是表达爱国之情的一项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下列对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相关诗句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 贴春联、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C.重阳节 登高、赏菊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下面诗句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是( )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 郑燮) 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宋 朱熹) 5.下面古诗中都有“春”字,其中不是描写春天的一句诗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中秋节到了,倩倩发微信向在国外留学的舅舅表达思念之情,可引用的诗句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二、填空题 7.日积月累:根据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 , 若等闲。(《石灰吟》) (2)只要我们为 ,为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 。(《为人民服务》) 8.运用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 (1)诗中有“志”:“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借“石灰”明志。文字中有“感”:“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了,如薄雾,被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是朱自清对时间流逝发出的深深叹息。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将早春“ , ”景色与暮春满城烟柳进行对比,突出了早春景色的可爱。 (3)当一个人感慨年事已高,悔恨少年无法重来时,我们就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 !休将白发唱黄鸡”几句词来加以劝慰。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虞美人》)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宋晏殊) (6)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 ,一派荒凉。(《那个星期天》) 9.古诗文填空。 (1)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里有传统节日,我们从《寒食》“ , 。”中了解到寒食节赐火的习俗;诗里有浓厚的情谊,我们从《十五夜望月》“ , 。”中感受到对月怀人的思念;诗里有诗人的品格和志向,我们从《竹石》“ , ”中体会到诗人面对磨难的坚贞不屈。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 ”我们应当节俭地生活,需“常将有日思无日, ”。 (3)“新冠”突如其来,举国齐心协力,政府部门广泛采纳各地创新实践而行之有效的抗疫良策就如“韩信点兵——— 。”真正做到了“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4)《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 的神话传说,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 (5)欲知山水事,须问渔与樵,因为他们“ , 。” 10.考考你的积累与理解。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 。 (4)祖宗疆土, , 。 (5)《长歌行》这首诗中,“ , ”这两句诗告诫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