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 法治社会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主要内容 1、什么是法治社会 ?(含义、特征) 2、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怎么办) 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为什么) 1、法治社会的内涵 注意:法治社会中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制度,还包括社会道德、自治组织制定的规则和自我约定的契约等等。 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的“法”只限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中共党内法规。 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前 提--法治意识 保 证--法治实施 目 标--实施效果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公民的内心里! ———卢梭 探究问题: 卢梭的这句话体现法治社会的什么表现?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 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2、法治社会的特征 表现: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①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法治意识———信法) 2、法治社会的特征(具体表现)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的条件: 第一,制立良法。良法必须紧扣本国实际,否则立法就是无本之木。 第二,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灵魂,也是培育国人法律信仰的关键。有了良法,司法不公,法律信仰只能是纸上谈兵。 第三,严格执法。严格执法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不仅事关政府的光辉形象,而且关乎民众法律信仰的形成。 第四,注重守法。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普法教育,让普通百姓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守法。 2021年5月1日起,遛狗不拴绳违法。那么,新规即将实施前,A州市民遛狗现状如何? 2021年3月28日、29日、30日,连续三天,记者在市区街头巷尾及公园、廊道走访时发现,遛狗不拴绳现象相比以前明显减少,一些不文明养犬情况也有所好转。记者在花园路、农业路、经三路、金水路等多条道路走访时发现,不管是大狗,还是小狗,很多爱狗人士大多都系着绳子,除了个别流浪狗外,很少见不拴狗绳的现象。“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走访中,有市民表示,饲养者的自觉性有所提高,大家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了。 3月28日,正逢周日。记者在北龙湖湿地公园看到,当天游客比较多,由于是开放式湿地公园,很多狗主人用绳子牵着狗狗,开心地踏春郊游。 探究问题:材料体现法治社会的什么表现? 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 材料一 ②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法治实施———守法) ? 表现:无论是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要求得以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2、法治社会的特征(具体表现) ③ 社会纠纷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实施效果———用法) 表现:在纠纷发生后,公民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解决矛盾。 2、法治社会的特征(具体表现) 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当事人发生纠纷时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和解 调解 通过第三方的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诉讼 诉讼俗称“打官司”,在纠纷主体参与下,由法院解决纠纷的活动。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仲裁 知识拓展 法治意识 法律实施 实施效果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