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绥中县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初中历史试卷 ※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合堂分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 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夏朝为标志。其理由是 A.夏朝是“家天下”的开始 B.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朝代 C.夏朝的疆域辽阔 D.夏朝组建了军队,制订了刑法,设置了监狱,完善了国家机构 2.下图为甲骨文“春”“夏”“秋”“冬”四字。这些文字表明 春”寓意“春种” “夏”窝意“夏长列 “秋”窝意“秋收 “冬”窝意“冬 A.甲肯文的内容主要是农业生产·B.商朝时期原始农业开始兴起 C.农业生产是商朝重要经济活动 D.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开始 3.在某展厅,小明读到了“从分封到县郡”“从背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的导 览内容。据此判断本展厅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B.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C.魏晋时期的北方民族交融 D.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4.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 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 为了 A.保护自然环境 B.方便信息传递 C.加强中央集权 D.开发江南地区 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如图元幕出土的杂剧陶俪反映了 吹11哨 吹笛击节板 舞蹈 A.商业发展规模 B.都市文化生活 C,海外贸易状况 D.经济重心南移 6.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 辛亥革命的一手史料是 梨复-1911 摇 足的中 的 国 A.电视剧 B.话剧 C. 研究著作 D.志士手稿 7.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 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A,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B.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C.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8.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思潮纵横 论》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B.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C.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 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初中历史参考答案 2025.0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顶选择(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12345678 910 1112131415 答案DCACBDDB ACAD BA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16题8分,17题11分,18题9分,19题12分:共40分) 16.(本小题8分) (1)孔子(1分) (2)选择人物1分,写出思想或贡献2分。 示例: 老子。思想: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 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孔子。思想: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 的最高行为淮则和道德规范。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在教育上,他创办私 学,主张“有教无类”。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 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苏格拉底。思想: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 “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贡献: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解剖了许多动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