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复习资料 一、语法填空题型介绍 2019年,高考英语北京卷将单项填空调整为语法填空,在语篇层面上考查语法知识及应用能力。语法填空分为有提示词和无提示词两种形式,主要考查考生对词汇、语法、句式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在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一)有提示词 1. 词性转换:如名词与动词的转换、形容词与副词的转换、名词与形容词的转换、动词与形容词的转换等。例如: success(名词) - succeed(动词) - successful(形容词) - successfully(副词) danger(名词) - dangerous(形容词) - endanger(动词 ) 2. 词形变化 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变化:规则变化一般在词尾加 -er 或 -est,以e结尾的直接加 -r 或 -st,重读闭音节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再加 -er 或 -est,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在前面加more 或 most;不规则变化如 good/well - better - best,bad/ill - worse - worst,many/much - more - most 等 。 名词单复数的变化:一般在名词词尾加 -s,以s、x、ch、sh结尾的加 -es,以辅音字母 + y结尾的变y为i再加 -es,以f或fe结尾的变f或fe为v再加 -es ,还有一些不规则变化如 man - men,woman - women,child - children 等。 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以及词形的变化:动词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有动词不定式(to do)、动名词(doing)、现在分词(doing)和过去分词(done)。 (二)无提示词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入代词、连词、介词、冠词等虚词。 1. 代词:人称代词(主格、宾格)、物主代词(形容词性、名词性)、反身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等。如:I(主格) - me(宾格) - my(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 mine(名词性物主代词) - myself(反身代词) 。 2. 连词:并列连词(and、but、or、so 等)连接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从属连词(when、while、as、if、because、although 等)引导各种从句,如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等。 3. 介词:表示时间(in、on、at 等)、地点(in、on、at、under、above 等)、方式(by、with、through 等)、原因(for、because of 等)等意义。例如:in the morning,on Sunday,at 8 o'clock 。 4. 冠词: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a用于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an用于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the表示特指。 二、命题特点 1. 题材: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少选取冷僻专业的文章,便于考生理解和把握语境。 2. 体裁: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都有涉及 ,其中说明文在2019年出现。 3. 材料长度和难度:共设有三段阅读材料,每段材料的长度为90词左右,整体难度适中,符合高中学生的平均阅读水平 。每段材料所涉及的时态会有所不同,考查考生对不同时态在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三、解题步骤 1. 浏览全文:目的是把握大意,为下一步“填空”做好“语义”上的准备,因为“语义”决定着空白处应填一个什么意思的词语以及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语法形式。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要弄清该文的体裁、题材(话题)等,有利于真正读懂全文大意,也有利于在“填空”时进行必要的逻辑推理。例如,如果文章是记叙文,要关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经过;如果是说明文,要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等。 2. 填空: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填空的过程是一个判断空白处应填词语的“语义”(已给出词语的除外)和正确的语法形式的思维过程。遇到一时想不起来或无法确定的题目,先跳过去,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一个空上,空着的题目,有可能会从后面的内容得到提示,或者在核查时进一步联系上下文进行推理 。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