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2150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共38张PPT+视频)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701294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9课,清朝,君主专制,强化,课件,38张
  • cover
(课件网) 乾隆帝回礼礼单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礼单 礼单背后蕴藏着不同文明的发展状况,一个是新兴文明的崛起,一个是古老文明的末路。 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以给乾隆祝寿为名,携带大量“贡品”访华。马戛尔尼使团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中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先来看英国使团访华带来的礼单,以及乾隆的回礼礼单,初步感受18世纪末,东西方文明的差距。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及其影响,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2.通过《清代农民卖儿卖女图》、广州十三行等图文史料,了解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和闭关锁国政策,分析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3.认识到开放有利于社会经济繁荣发展,闭关自守必然导致落后。 登峰造极—设军机处 壹 一、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①清朝初期(皇太极),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旦做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皇权受到很大限制)②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内阁 吏 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皇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中央官制示意图 南书房是康熙皇帝为加强皇权巩固清朝统治而设置的宫廷御用机要秘书机构,又是他读书学习的书房,也是以他为首的清王朝笼络汉族士人的“木天储才之要地”,帮助康熙巩固了专制皇权。 2.设立: 组成: 地位: 职责: 雍正时,临时设置军机房,处理西北政务,后改名军机处。 皇帝选派亲信大臣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 照旨拟文,上传下达,无决策权 履历要求 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 工资待遇 工作内容 组织关系 注意事项 满汉大学士、高级文员 皇上卧室50米处简陋值班房 凌晨3点始,全年无休 兼职光荣,领工资请到原单位 每日所有公文,当天处理完毕 无下属,由由皇帝直接领导 管好嘴,保重膝盖保重腿 军机处工作须知 3.特点: 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军机处外景和内景 军机处位于紫禁城内养心殿南、隆宗门内,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4.意义: 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使得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易造成君主独断专行,容易形成决策失误,权力的过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进一步激化矛盾。 材料一: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材料二: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5.发展: (2)奏折制度: (1)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皇帝将其撤销。 含义:康熙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送报告,经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形成了奏折制度。 影响:这一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乾隆御批奏折(局部) 特点:迅速、机密、直接 清·红漆皮奏折匣 皇帝 官员 呈送 批红 返回 密封 秦朝 确立 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西汉 巩固 郡国并行制 内外朝制度 刺史制度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北宋 加强 二府三司制 元朝 发展 中书省 行省制度 明朝 强化 废丞相和中书省 设内阁 发展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直至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