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十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 1.1932年以前,中国的制片公司所拍多是武侠片、侦探片、爱情片,但之后,这类题材的影片遭到广大观众的厌恶,很多制片公司开始大量吸收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去编剧和导演彩片。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观众的审美情趣发生改变 C.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D.中国共产党力量不断壮大 2.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营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五四运动”期间,民众自发组织爱国运动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3.1935年10月,中苏文化协会在南京正式成立。南京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被推选为协会会长,苏联大使鲍格莫诺夫参加了成立大会。他作为苏联的使者,在中国一直受到欢迎和重视。中苏两国在有意识地增加相互了解。通过材料可以推测( ) A.南京政府对国际联盟不再抱有希望 B.南京政府计划向苏联妥协以换取援助 C.苏联将停止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帮助 D.南京政府认为苏联是抗日的潜在盟友 4.(张学良、杨虎城通电)(1936年12月12日)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这说明( ) A.具有争取抗战和民主的目的性 B.表达了七七事变之后人民的心声 C.试图推翻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 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5.有学者在评价七七事变时说:“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大地出现了全国性的、不分党派、不分民族、不分地域性质地对日侵略抵抗,无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策略都全面抗战化。”据此可知,七七事变( ) 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B.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标志日本局部侵华战争开始 D.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6.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这样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影响。”此报道描述的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7.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战犯谷寿夫判决书》指出:“(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同月二十一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京之期间内,……被害总数达三十万人以上。尸体遍地,惨绝人寰,其残酷之情状,尤非笔楮所忍形容。”该内容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天京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8.台儿庄战役,历时1个月,名震中外,在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四川遂宁横山场人税梯青(川军孙震部124师代师长)率部浴血奋战,迟滞日军,为这次战役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战役( ) A.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B.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D.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9.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长沙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多人。英国《泰晤士报》称“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材料能够说明( ) A.长沙会战推动了中国战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B.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C.长沙会战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D.长沙会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转折点 10.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