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2780

4《窦娥冤(节选)》课件 (共6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58834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梦华录》改编自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新课导入 4 【节选】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 文化传承与理解: 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 相关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说的戏剧是指剧本文学。 文学(剧本:强烈的戏剧冲突、集中性、语言精练和个性化) 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唱腔) 美术、雕塑(布景、灯光、舞台) 舞蹈(动作、姿态) 表演(中心要素) 戏剧分类 中国古代戏曲 相关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说的戏剧是指剧本文学。 (1)按作品的内容性质分:悲剧、喜剧、正剧 (2)按表演形式分: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诗剧 (3)按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不同分:历史剧、现代剧 (4)按作品容量大小和结构分:多幕剧、独幕剧 (5)按地域色彩不同分:京剧、川剧、秦腔、黄梅戏等 戏剧知识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剧 古希腊悲喜剧 印度梵剧 中国古典戏曲发展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 元代杂剧 明清传奇 清代花部 40余种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戏剧的分类 1 3 2 4 时代 容量大小 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 表现形式 现代剧 历史剧 话剧 歌剧 舞剧 多幕剧 独幕剧 悲剧 喜剧 正剧 戏剧的三要素 1 3 2 戏剧冲突 人物形象 戏剧语言 (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元代杂剧 元曲 散曲 杂剧 套曲 小令 唱 唱+演 (散曲+“科”+“白”) (一宫调一曲子) (一宫调数曲子) 元杂剧也叫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盛行于(元)代,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元杂剧形式上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唱词也叫“曲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唱 词 相关知识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科范也叫“科介”,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科 范 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 宾白 相关知识 扮演的角色有旦、末、净、杂等。 元杂剧的角色 末是男角,正末(男主角)、副末(又叫冲末,男配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末 旦行,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可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旦 净俗称“花脸”“花面”,有净、副净、二净之分。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如《窦娥冤》里的公人,张飞,李逵。 净 杂是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包括细酸(穷秀才)、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等。 杂 相关知识 正旦,主要扮演娴静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因常穿青素褶子,故又名青衣。 花旦,多扮演性格明快或活泼放荡的青年女性。表演常带喜剧色彩。 彩旦,又叫“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女性人物。表演富于喜剧、闹剧色彩,实属女丑,故常由丑行兼扮。 相关知识 武旦,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按扮演人物的身份和技术特点,又分刀马旦和武旦两种类型。 老旦,老年妇女。 相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