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春季学期期中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八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C-12N-140-16S-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下列行为不符合该要求的是() A.随手关闭电灯B.直接焚烧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使用清洁能源 2.“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将锅内空气加热后循环吹向食物,则循环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 A.02 B.CO, C.H,O D.N2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煤气做燃料 B.氧气用于气割 C.活性炭用于吸附色素 D.过氧化氢用于制取氧气 4.己知图中“o”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88 8 eo Ceo A. 8 8 D 0t0 00 0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元素 B.硅元素 C,氧元素 D.铁元素 6.实验结束后,下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万 A D 7.铁、铜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8.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B.闻气体气味时,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 C.点燃氢气前应检验其纯度,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也需要检验纯度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 9.下列微观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电子 10.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 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下列符号能表示单质,又能表示元素,还可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A.H B.3Fe C.Cu D.Ck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疏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第1页共6页 13.考古学中,科学家使用碳-14检测出土文物所属年代,碳-14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 和8个中子,则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4 B.6 C.8 D.14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氨气、PM25 B.冰水共存物、氧化汞 C.液氧、纯净的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15.如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的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 生成物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Cu元素化合价 %2 一氣原子 +1 甲 一碳原子 2-】0$元素化合价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右上图是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化合价的坐标图,C点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CuS B.Cu2S2 C.CuS2 D.Cu2S 17.如图,将过氧化氢滴入集气瓶中,利用你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红墨水 B.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过氧 C.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化氢 D.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充5 1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气球 化锰 A. 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粒子,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同种元素原子含有相同质子数,故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C.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且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9.下列实验方案合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