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3299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导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部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1384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政治,必修,编版,政治部,高一
  • cover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标要求】 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同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科学精神: 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公共参与: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反对邪教。 【问题导学】 1.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 2.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地位、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4.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样坚持这一制度? 5.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方针(内容)及理解? 【互动探究】 探究一:2025年将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区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逐渐走向多元化。回望来时的路,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以及各省的支援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改革的深化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西藏也融入市场体系之中。今天的西藏已经迈入了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跨越式发展和科学发展轨道。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改造发展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集体高瞻远嘱、英明决策的结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真诚帮助的结果。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彰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如何促进西藏走“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跨越式发展和科学发展轨道”。 探究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1)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哪些制度优势? 探究三: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我国宪法是如何赋予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 有人说,信教群众享有的宗教信仰自由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没有义务的自由。 (2)结合所学《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体系构建】 【易混辨析】 1.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 )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 4.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是多民族的统一。( ) 5.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国际化方向。( ) 6.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结构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 7.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 8.我国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为自治机关,行使高度自治权。( ) 9.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民族平等为前提和基础。( ) 【当堂达标】 11.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由中央财政安排,重点支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