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亚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 历史学科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特别提醒: 1、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其余答案一律用黑色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题有关说明。 3.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满分60分) 1.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这说明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图一粉绘龙纹胸登(山西陶寺遗址)用二玉绮龙(内蒙古红山文化清址)图三玉龙(安雀凌家滚道址】 2.《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生理节律、气血盛衰顺应时序的变迁,是有节律地运行的,并提出 对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养生方法。据此可知,《黄帝内经》 A.论述辨证施治观念 B.凸显顺应自然理念 C.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D.蕴含儒家人本思想 3.右图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朝代(政权)更替示意图, 图中序号①②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魏 六 北朝 A.东汉西晋 B.西晋 南宋 南朝 C.西晋东晋 D.北魏前秦 4.某兴趣小组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史料,摘录如下表。由此判断他们是在探究 A.经济重心南移 内容 出处 B.城市商业繁荣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 《史记》 C.民族关系发展 (南方)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 D.对外交流频繁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5.列强取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标志着列强由对华商品输出进入 了资本输出的新阶段。这种局面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戊戌变法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6.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曾国藩对于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 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同治二年(1864年)湘军在曾国荃领导之下打进 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上述材料有助于分析太平天国运动 A.爆发的背景 B.起义的经过 C.失败的原因 D.深远的影响 7.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进行的艰辛探索,其共同点为 A.维护封建统治B.挽救民族危机C.宣传维新变法 D.追求民主共和 8.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 的评判表达。下列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 B.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C.百团大战振奋了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多次击退敌军 9.1950年以来,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 系列政策调整。这些改革和政策调整从根本上是为了 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