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个人简历 姓名: 学历: 家庭出身: 1328 年-1344 年放牛; 1344 年-1347 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52 年-1368 年造反; 1347 年-1352 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68 年-1398 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朱元璋 无文凭,全靠自学 三代贫农 “武定祸乱,文致太平” ———《明史》评价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5课明朝的统治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明朝的建立 壹 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朱元璋的队伍逐渐壮大 元朝最后的皇帝 各级官吏搜刮民财,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黄河决堤 15万农民修堤坝 1351年,黄河下游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 元末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 任务一: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知识 活动1:阅读教材,了解明朝建立的过程,完成表格。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元朝灭亡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今南京) 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像 回顾: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都有谁? ①汉高祖刘邦 ②汉光武帝刘秀 ③明太祖朱元璋 任务一: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知识活动1:阅读教材P86,了解明朝建立的过程。①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②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他就是明成祖。1421年,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迁都北京。建文帝 朱允炆明成祖朱棣强化皇权 贰 任务二: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相关措施活动2:阅读教材P87-88,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材料一: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元史·百官志》材料二:(地方)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元史·百官志》结合材料分析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朝臣权力过大地方分权强化皇权元朝灭亡的原因任务二: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相关措施活动2:阅读教材P87-88,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1、中央:(1)政治上:明太祖废除丞相,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秦朝设立,明朝废除(中书省)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后)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前)任务二: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相关措施活动2:阅读教材P87-88,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1、中央:材料一: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材料二:明初存丞相12年,胡惟庸任相期间“生杀黜陟(chùzhì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藏不以闻。”思考:明太祖为什么强烈反对设立丞相?①吸取元朝丞相权力过大的教训;②胡惟庸案件后,朱元璋认为只有废除丞相制度,才能避免权力分散,确保皇权巩固和政权稳定。任务二: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相关措施活动2:阅读教材P87-88,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朝元朝明朝丞相三省六部制宰相、副宰相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群臣礼仪的变化坐站跪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明成祖任命翰林院官员到宫城内的文渊阁供职,协助皇帝批阅文件,提供咨询,故称内阁。权势居首的大学士被称为首辅,虽无丞相之名,却行丞相之权。材料:仅在洪武19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就处理诸司奏章1660件,平均日处理200多件……———樊树志《国史纲要》任务二: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相关措施活动2:阅读教材P87-88,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2)军事上:为分散兵权,明太祖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