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发展中国 一、课标要求 1.描述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解析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3.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四大理论”和“四个自信”。 4.辨析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一、知识体系构建:宏观把握(课前预习完成) 本课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富国 情境一: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 这场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 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思考: (1)伟大的改革开放是怎样开启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2)改革开放的对中国和世界带来哪些重要影响? (3)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的改革?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二、考点梳理: 考点(一):改革开放的历程 (1)主要内容: 一个主义 一个重点 一个决策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开启了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实现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来 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局、根本、战略性的) (2)意义: 1、改革开放的开启--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一:伟大的改革开放(1978--) 重新确立了≠初次确立了 新时期≠新时代 2、改革开放的进程 1987年 1992年 2013年 至今 (1)起步阶段1978-1992 (2)逐步深化阶段 1992-2013 (3)全面深化与纵深推进阶段 2013--至今 (1)第一阶段1978—1992:起步阶段 对内 改革 对外 开放 ①农村改革:率先突破 ②城市:企业改革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① 关键 步伐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开放长江5城市,17内陆省会城市、沿边城市。 ② 格局 形成 ①经济 特区 ②沿海港 口城市 ④内地(沿江—内陆省会—沿边)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上海浦东)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 2、改革开放的进程 (市场经济体制方向) 1987年 1992年 2013年 至今 (1)起步阶段1987-1992 (2)逐步深化阶段 1992-2013 (3)全面深化与纵深推进阶段 2013--至今 对内 改革 对外 开放 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③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