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3893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件(共3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

日期:2025-04-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3543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政治,高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串联全书的主线: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与趋势 + 社会主义与中国 (1)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7-1949.10) 建设(立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10-1978.12) 改革(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1978.12-2012.11) 复兴(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11-今) (2)社会主义与中国:救国→立国→富国→强国 一、知识体系构建:宏观把握(课前预习完成) 情境一: 1846年马克思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时就已经有了五种所有制形式的构想。马克思又在《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都讲到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如果加上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五种所有制形式。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地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如下五个阶段———原始氏族社会、古代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农奴制社会、近代雇佣劳动制(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1919年,列宁在《论国家》的演讲中主张“五种社会形态说”。在当时的列宁看来,人类历史是沿着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单线序列发展着的。 思考: 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哪些基本形态? 2、这些不同社会形态有哪些具体的本质特征(特点)? 3、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概括出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规律是什么? 二、考点梳理: 考点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趋势) 1、地位与发展阶段 (1)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人类的童年。 (2)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 2、生产力状况:生产力低下(具体表现:生产工具为石器)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3、生产关系特点 (1)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所有制)。 (2)共同劳动、平等互助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3)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产品的分配关系)。 4、管理(上层建筑):氏族制度、部落 5、原始社会的解体:直接原因:私有制的确立与阶级的产生;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 考点(一):原始社会 注: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P3 1、(2023·中山调研)某校学生在参观博物馆时,讲解员说:“从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一件件陶坯上记录了人类文明初始期的信息,也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是那个时代的标志之一。”关于新石器时代,同学们可能还会听到的解说词是 ①生产力低下使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来管理国家事务 ③人们已经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④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迈入了文明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巩固 1、产生原因与表现 (1)原因:根本:生产力发展。直接:私有制的确立与阶级的产生 (2)表现:国家的产生(上层建筑) 2、生产力状况: 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了显著提升(金石并用、金属工具广泛使用等) 3、生产关系特点 (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生产资料所有制) (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被强制劳动(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3)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产品如何分配) 4、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5、对奴隶社会的评价: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 考点(二):奴隶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