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4109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35808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课,西夏,北宋,并立,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1.北宋的建立:960年; 通过“陈桥兵变”,建立政权,改囯号为宋;定都开封。 2.北宋的局部统一: 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赵匡胤(宋太祖) 先南后北 主要措施 军事 采取 的方法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任用 管理军务,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 ,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政治 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 。 地方: 担任州县长官,设置 ; 经济 取消 收税权 文教 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 杯酒释兵权 文臣 调换军队将领 宰相的权力 文臣 通判 科举制 节度使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影响 主要措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军事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任用文臣管理军务;定期换防 政治 中央:分化事权,分割相权 地方:文臣担任州县长官,设置通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 文教 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①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②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情况发生,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目标: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北宋 西夏 辽 同时存在 实力相当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刘宗绪教授《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隋唐时期: 唐朝末年: 9世纪后期: 封建化 壹 辽与西夏的建立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契丹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一些汉人北上谋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逐渐从事农耕,建房屋、城邑,学会了冶铁、纺织。 1.契丹族的崛起 《契丹帐》 宋·苏颂 马牛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辽的发展 2.辽的建立 壹 辽与西夏的建立 政权名称 民族 建国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辽 契丹族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辽的发展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契丹文字 ▲契丹鸡冠壶 ▲契丹货币 3.治国措施: 壹 辽与西夏的建立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辽史·百官志》 材料研读: 材料反映了辽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路? 因俗而治、分而治之 ———辽的发展 党项族武士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原属羌人的一支。唐朝时,党项集中到今甘肃、陕西、宁夏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西夏的发展 壹 辽与西夏的建立 政权名称 民族 建国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夏 党项族 1038年 元昊 兴庆府 ———西夏的发展 壹 辽与西夏的建立 1.西夏的建立 ▲西夏符牌 ▲西夏文字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 ③文化上: ▲西夏货币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创制西夏文字。 2.治国措施: ———西夏的发展 壹 辽与西夏的建立 壹 辽与西夏的建立 ◇契丹和西夏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何相同点? ▲契丹文字 ▲契丹鸡冠壶 ▲契丹货币 ▲西夏文字 共同点: 政治上,仿效唐宋制度;经济上,学习农耕,发展生产;文化上,创制文字。 西夏 辽 北宋 三大政权并立示意图 辽和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又如何呢 和?战? 贰 辽与北宋的和战 阅读教材,梳理宋朝时期辽与北宋的和战的史实 时期 战、和 辽太宗 宋太祖晚期 宋太宗 宋真宗 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实力大增。 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向辽发动两次战争,均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澶州之战 宋辽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