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489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22009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苏省,历史,测试,质量,期中,学期
  • cover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 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对“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实现了国家富强 D.中国全境获得解放 2.如图为1951—1953年全国粮食产量数据。这本质上反映出 A.生产关系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B.这为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 C.它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3.1949年9月9日,历史学家陈植发表了《对北平各界代表会议的感想》,文中说,“解放后的北平,看不见打人的兵,看不见打洋车夫的警察”“看不见整天花天酒地的政府官吏”“这些虽只是表面的现象,却说明了政府实质上已有了根本的不同”。该文发表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解放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反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4.某次班会上,同学们讲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英雄人物的事迹。些判断,这次班会的主题是 A.“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B.“向雷锋同志学习” 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谁是最可爱的人”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先后收回外国兵营的地产权,征用兵营及其他建筑;建立了人民海关,使海关权完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据此可知,新中国 A.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C.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小邮票见证大历史,这张《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 B.人民解放战争 C.一五计划 D.抗美援朝战争 7.如图是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其中①处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可概括为 A.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D.崭新篇章,民族复兴 8.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农业改造再到农村改革三部曲。这一系列自我调整是为了 A.摧毁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9.某同学以此为契机,收集整理历年春联。其中一副上联为“大锅饭年年亏款”,下联是“承包后岁岁余钱”,独缺横批。你认为该对联的横批应是 A.农民解放 B.多快好省 C.自主经营 D.开放则兴 10.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已经“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B.走集体化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挫伤了积极性 D.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1.“他率领1205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打出了大庆石油会战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记录,”“他”被称为 A.解放军好战士 B.“铁人” C.党的好干部 D.“最可爱的人” 12.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A.主要体现农民的意志 B.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坚持了政治协商的原则 D.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13.下图是1956年我国公私经济成分比重统计图。该图表明我国 A.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