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5018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165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高二 授课时长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是统编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框题。上承哲学、下启文化,是文化部分的开篇之作,是前两个单元的拓展和延伸,集中讲述了一般文化理论,为后续文化部分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本框包括两目,第一目“什么是文化”,包括文化的内涵与核心,文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豫文明的关系以及文化载体;第二目“文化的功能”,包括文化对人、社会、国家与民族的作用。从“什么是文化”和“文化的功能”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把握文化的内涵,明确文化的功能,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新课标要求: 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文化的内涵,在辨析中明确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区分文化与文明,理解文化需要通过载体体现出来;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感悟文化对个人、社会、民族和国家的作用和意义。 学情分析 ◎认知层面: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维较为活跃,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且对社会热点现象较为感兴趣,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火”起来和“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 ◎能力层面: 通过前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理解文化的一般理论。但高中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文化产品多种多样,然而其对于文化产品的鉴别能力不足,没有对自己喜好的文化进行过深入思考,了解文化背后的内涵与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甄别。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 ◎科学把握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正确认识文化现象,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公共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教学重点 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文化的功能 教学方法 视频赏析法 议题式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理论讲授法 教学过程 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2min) 新课讲授 (16min) (18min) (1.5min) (2.5min) ◎出示组图: 出示一组关于“文化”的表情包图片。 ◎引导思考: “文化是什么?”。 开门见山进入文化文化生活的学习,点明今天的学习内容。结合教材90页“阅读与思考”部分初步了解“文化”的内涵。 【总议题: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从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说起】 以刚刚结束的体育赛事,文化盛宴来探究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分议题一:看亚运--知文化之内涵】 ◎视频欣赏 观看欣赏短片亚运会开幕式中的中华文化元素。 ◎讲解引导 讲解一些亚运会开幕式中唯美的画面,结合生活实际中的文化现象,归纳文化的内涵,文化的特点。 ◎提示笔记 提醒学生在教材91页圈画文化的广义,狭义的内涵,文化的特点。 ◎文化载体 结合亚运会的吉祥物,奖牌,火炬讲述文化载体的含义、功能和形式。 ◎简单判断 结合以上讲述,判断以下几个现象是否属于文化。(点人回答)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结合亚运会举办成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提示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结合教材91页最后一段文字内容,让学生快速浏览并完成课件呈现的表格内容。 ◎教师过渡 以上就是本框第一目文化的内涵内容,了解了文化的内涵,那文化的内涵又是什么呢? 【分议题二:品亚运--析文化之功能】 ◎视频观看 观看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