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5391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必修4

日期:2025-04-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415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 cover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本框内容是旧教材第4、6课的内容的综合,涉及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等重点知识,新增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故本框建议安排2课时。 基本思路: 本课以论语及儒学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素材。首先,从一场关乎《论语》的跨时空对话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介绍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其次,通过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成果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渊博,引出中华优秀文化的形成、特点和重要性。 最后,通过分析当今时代,我们还需要儒家文化吗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价值,总结中华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特点及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科学精神:辩证分析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公共参与:自觉参与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本框设计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幕: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从一场关乎《论语》的跨时空对话说起 教师导入:“一部《论语》,千古流传,它是孔门师生的智慧结晶,是沉淀千年的先贤经典,它蕴含着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更蕴含着中国人两千年的风骨性格,中华文明的“根”与“魂”从中亦可探寻……”“同学们有没有想象过这样一个场景,如果孔子知道自己的思想观点流传了千年,他会生出怎样的感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场跨时空的思想交流之旅……”; 播放视频素材,展示一段关于《论语》的跨时空对话,引出议题: 这场跨时空对话中,撒贝宁从《论语》中读到了什么? 这些思想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 →议学提示:提炼视频信息,再结合教材知识总结视频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视频信息提炼: 读到了人生追求: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 读到了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做到推己及人 读到了如何为人:为人应当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君子忧道不忧贫…… …… 总结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生、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 第二幕: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渊博———除了《论语》,中华文明还有什么? 教师衔接:“品味完《论语》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后,同学们肯定对于渊博的中华文明更加好奇了。作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连续发展五千多年的文明,我们拥有的精神财富,超出你想象!” 观看视频,回答议题: 视频呈现了哪些中华文明成果,这些文明成果是如何创造形成的? 这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其存在与发展有怎样的重要性? 分析议题①:提炼视频信息,阅读教材P94页回答议题: 视频信息提炼: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里,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 发明了造纸术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 创作了诗经楚辞等伟大文艺作品, 传承了格萨尔王(藏族英雄史诗)、江格尔(蒙古族英雄史诗)等震撼人心的伟大民族史诗; 建设了万里长城、布达拉宫(西藏建筑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等气势辉煌的伟大工程; 形成独特的看待世界人生自己的价值体系; 对应知识点: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由“在几千年历史长河里,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可得出结论) 各民族相互交融促进,共同熔铸(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民族交融而来】(由“传承了格萨尔王(藏族英雄史诗)、江格尔(蒙古族英雄史诗)等震撼人心的伟大民族史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