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高中政治统编教材必修4第九课第三课时 课题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九课的第三课时,也是第九课的落脚点,重在分析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终目标。课文包括两目,第一目是建设文化强国,包括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以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第二目是坚定文化自信,包括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及要求。 本章节内容较为简单,教学过程宜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当地文化素材,使学生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学习者分析 文化现象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感知和理解,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兴趣也比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当地的文化气息,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和分析身边的文化现象,探讨当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特征,增强学生的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借势使学生从内心坚定文化自信。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观看视频《河套二人台》并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当地文化遗产,辨析文化现象,涵养科学精神,养成对先进文化的政治认同。 2.通过观看视频《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并阅读相关材料,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优秀文化的感召力,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修养,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难点:坚定文化自信的措施 学习评价设计 本节内容共设计了3个随堂练习题 1.“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这是一个立足全、面向全社会的科学理论学习阵地。平台有“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17个版块180多个一级栏目极大地满足了互联网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其意义是( ) ①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 ②实现了文化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的新突破 ③有利于弘扬主旋律,凝心聚力 ④有利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是( ) ①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②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添时代内涵 ③它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作为超级大国,美国时时刻刻都想在全球传播它的“普世价值”,传播的手段比起过去的直接“轰炸”,现在变得“温柔可人”,不论是美国大片中的“英雄人物”还是动漫杂志中的“卡通形象”,意识形态渗透都变得“可亲可爱”。这警示我们( ) 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话语权 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统一人们的价值取向 ③加强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抵制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文化的传播 ④加强人民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人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观看视频,思考:你听过这个戏吗?知道它的名称吗?学生活动1 学生1:没听过/好像听过 学生2:听过,但不知道是什么。 学生3:听过,好像是二人转。 学生4:听过,是二人台。广播里有!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当地特色文化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地文化,更好的开展讨论,也可以增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