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源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 本试卷共8页,33小愿,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穆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愿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 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愿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约公元前2000年)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圭表(柴表)及配套测影 仪具。这一发现说明当时 A.存在比较系统的天文观测 B.国家治理体系非常完善 C.己经出现第一个早期国家 D.观象授时技术领先世界 2.如题2图。新石器晚期和商代的石犁没有入土角,不便于施曳和连续耕作。战国的铁犁增 加了入土角,大大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这一变化说明 AA A CLAA 新石器晚期万犁 商代石梨 战国铁犁桦冠 (浒江绍兴出土) (浙江余姚出土)(河北易县出土) 题2图 A.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 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 C.战国时期北方治铁技术更发达 D.生产工具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70件文物里的中国》一书中展示了《商鞅方升》及所刻铭文(如题3表),秦始皇推行 这些举措旨在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 丞相状(晚状)、绾(王绾):法度量则不一歉(嫌)疑者,皆 明一之。” 题3表 .莫定秦国统一的基础 B.规范国家税收制度 便于地区间文化交流 D.强化国家经济管理 历史模拟试卷第1页共8页 4.恩4表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北核心区(南郡、江夏邵等)户口数和人 口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问 户口数(万) 人日数(万)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 约14.6 约75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 约4.75 约23.8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 约2.36 的9.8 题4表 A.官府组织移民 B.国家政局相对稳定 C.社会动荡不安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5.隋朝初期对岭南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措施包括:设置独立的粤东行政州、削减粤西与粤北 县级政区、削减俚獠(岭南原住民)首帅的力量,增加沿海和南岭的县级政区。推行这些措 施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岭南地区的文化素养 B.加强对龄南地区的控制 C.保护岭南地区的风俗习惯 D.扩大岭南地区贸易规模 6.唐太宗时期,设立弘文馆,选拔精通儒学的学者讲学,并编纂《五经正义》作为科举考 试的标准教材。此举旨在 A.拓宽科举取士渠道 B.普及地方官学散育 C.促进民族文化交融 D.巩固儒学正统地位 7.北宋东京(汴梁)商业繁盛,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下列情景中,最可能出现在当时的是 A.早上到蕃坊购买马铃薯 B.午间到勾栏看《窦娥冤》 C.傍晚去瓦舍看杂技表演 D.夜间用会子结清茶酒账 8.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系统记载了不同地域的棉花栽培技术,对比了南北气候差异对种 植密度的影响,分析了灌溉方法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并详细考察新作物甘薯的适应性栽培。 这表明他注重 A,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B.革新农业生产工具 C.推广西方农业技术 D.培育优良作物品种 9.观察题9图,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山时H 不个2不孙不签 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图 新疆伊犁将军府 清代《避暑山庄图》局部 题9图 A.清朝的民族政策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