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6188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4-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47060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哲学,必修,统编,政治,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教材总览】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 哲学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吸收外来) 第九课 面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 理 论 基 础 拓展和应用 【课堂导入】 对于“哲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能否用一些关键词描述一下? 小调查:哲学知多少? 陌生? 抽象? 遥远? 很厉害的样子? 2024-2025学年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 黑格尔认为,哲学以绝对精神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你认为哲学是什么? 1、哲学的本义:P3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马克思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认识事物、解决问题都蕴含着哲学智慧 严重疫情下,门卫老大爷问的问题都是直击灵魂深处的哲学问题。 认识事物、解决问题都蕴含着哲学智慧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客观规律会受到惩罚. 拔苗助长 认识事物、解决问题都蕴含着哲学智慧 “刻舟求剑”--- “郑人买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否认事物的运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不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 认识事物、解决问题都蕴含哲学智慧 思考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包含着一定的哲学智慧。那么,哲学智慧是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那么,哲学是怎样产生的? 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2、哲学的产生:P3-4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_____活动。 实践 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著《理想国》等。 亚里士多德 你曾经因为好奇,追问和思考过哪些问题?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2、哲学的产生:P3-4 “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马克思 (哲学) 真正的 哲学 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P4 错误或歪曲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非科学 的哲学 形成 形成 可能 可能 (精神上的精华) 经济、政治 精神生活 决定 反映 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