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王巍《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关概念的理解》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现代汉语中用“文明”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一词,通常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所谓“蒙昧”和“野蛮”相对而言。……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 ———赵剑峰、苏峰、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 何谓文明? 判断文明最主要的标志是国家的产生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表面粗糙,凹凸不平 以打制方法制作而成 表面光滑,形状规则 是以磨制方法制作而成 观察两幅图片中的石器有什么不同?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根据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把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图 p2思考点:旧石器时代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多元起源 分布广泛 集中于江河流域 旧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及其生产生活方式? 渔猎和采集、群居、用火 元谋人(云南)、北京人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教材p1) 红山文化 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仰韶文化 良渚文化 河姆渡文化 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及其生产生活方式? 晚期距今5000年前: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前中期距今7000—5000年前: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遗存及其生产生活方式 时间 文化遗存 分布地域 生产生活方式概况 距今约 7000— 5000年 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 ——— 距今约 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 代表器物是黑陶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黄河中游 彩绘陶器、种植粟 大汶口文化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龙山文化 黄河流域 红山文化 辽河上游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彩陶文化 黑陶文化 (教材p3)新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定居)、精美玉器、大规模祭坛神庙 差异与共性?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结合材料,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又有何特点? 数量更多、分布广泛、各具特色、朝多元一体中原为核心方向发展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是分别在八个氏族文化区创造原始文化的。八个氏族文化区,时间上有先有后,规模上有大有小,水平上有高有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这就说明中国文化起源地不限于中原一个中心,而有若干中心区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共同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 ———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 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教材p3) 【探究】观察两幅地图,分析早期人类分布的特点 目录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 具有多样性,分布广泛且不均匀; 集中在大河流域,受环境影响。 中国文化起源地不限于中原一个中心,而是有若干个中心区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既相互交流又逐渐交融,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共同奠定基础。 ———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 多元一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