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6633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3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5-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23934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PPT,纲要,中外,必修,高中
  • cover
(课件网) 血缘分封,天下共主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群雄兼并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三国演义》 那么,何以定一?又如何巩固统一? 天下归一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完成下述表格。 客观条件 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个人才能 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变法革新 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军事策略 远交近攻,逐一攻破 一、秦的统一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商鞅变法 国富兵强 一、秦的统一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天时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为统一准备的客观条件 乱 一、秦的统一 其固塞险,开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荀子·强国》 长安之地,潏、滈经其南,泾、渭逵其后,灞、浐界其左,沣、潦合其右。 ———《西安府志》 地利 一、秦的统一 荀子 李斯 韩非子 儒家 法家 师从荀子 以法治国 “端平法度乃万物之纪,不用兵革,尽知法式。” ———《史记》 法家思想奠定基础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会稽刻石》 人和 一、秦的统一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人和 李斯谏言 网罗人才 李斯 一、秦的统一 过程: (1)东灭六国,建秦朝 (2)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 (3)南征岭南、修灵渠、置郡县(4)西南开“五尺道”、任官吏 一、秦的统一 扫灭六国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拓展疆域 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开辟长城和直道。 南征越族,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北起阴山至辽东 西至临洮羌中 南至北向户(极南地区) 东至海暨朝鲜 过程 何以定一? 对比:秦朝的疆域与战国时期相比有怎样的变化? 秦朝把众多南方少数民族(百越、西南夷)纳入大一统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有力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交往和交流,形成第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天下之义)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秦并六国,分建四十二郡,造成此下二千年中国疆域之大轮廊。 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春秋时代华、夷杂处之局,逐渐消融,而成“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 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封建制破弃,郡县制成立,平民、贵族两阶级对立之消融。 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大要言之,中周学术思想之态度与倾向,大体已奠定于先秦。 此四者,乃此期间冲中国民族所共同完成之大业,而尤以平民社会之贡献为大。即秦人之统一,亦为此种潮流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