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城关四校联盟期中学情调研 七年级历史 考试范围:1-12 ;考试时间:70 分钟;命题人:舒沁 审题人:俞娟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 “ 混南北为一区” 的历史功绩,认为 “ 有雄才大略, 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据此可知,隋文帝最的大作为 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 .开通了大运河 2 .某班级的同学们以 “ 大运河” 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展示出如下成果汇报卡, 由此可直观看出隋朝大运河( ) A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B .使苏湖地区成为 “ 天府之国” C .促使隋朝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 D .工程规模大且加强了南北交通 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论中国古代“ 某一制度” 时说:“ 它的用意是 在政府和社会之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 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 下列文物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赵秉忠的状元卷 B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C .阎立本的《步辇图》 D .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 4 .《隋书 · 裴矩传》载:“ 帝令都下大戏。征四方奇技异艺,陈于端门街,衣锦绮, 珥金翠者,以十数万。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列酒食,遣掌蕃率蛮夷与民 贸易。蛮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 这反映出隋朝( ) A .繁荣开放的时代风貌 B .重农抑商有所松动 C .悠闲雅致的市井生活 D . 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5 .2024 年 5 月,国家典籍博物馆面向公众举办一场展览。该展览共分为 “ 沙场战 神少秦王”“ 不世雄才唐太宗”“ 万民之王天可汗”“ 凡夫一面李世民” 四个部分。 与之相关的是(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6 .右图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权力秩序及其结构, 该结构明显体现出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特 点是( ) A .君相分权 B .六部平等 C .权力制约 D .皇权至上 7 .唐太宗指出:“ 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唐玄 宗强调 :“ 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纺织)害则寒之原也。” 他们都强调( ) A . 民贵君轻 B .轻徭薄赋 C . 以农为本 D .重农抑商 8 .717 年,唐玄宗任命学士马怀素为修书使,组织了一批文士进行图书的搜集编修 工作,后来还在长安、洛阳两京创设书院管理图书。这些措施( ) A .显示社会风气开放 B .推动文教事业发展 C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D .体现重文轻武政策 9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 ) A .安史之乱 B .黄巢起义 C .玄武门之变 D .藩镇割据 10 .唐朝的 “ 广州通海夷道” 从广州起航,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途经多 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这条航线的出现( ) A .得益于指南针获得广泛应用 B .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 .表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11 .7—9 世纪,日本朝廷多次向唐朝派遣使团,并指派专门的官员担任团长。在唐 期间,遣唐使们学习了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并将 它们带回日本。日本此举( ) A .体现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B .消除了中日交流的障碍 C .提高了幕府统治的权威 D .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12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 ) A . 民族关系和睦 B .唐朝经济繁荣 C .科技成就突出 D . 中外友好往来 13 .下表为唐代部分诗句摘录。这些诗句展现了( ) 诗人 诗句 时代 杨炯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初唐 王昌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盛唐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中唐 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晚唐 A .战争的残酷场面 B .边疆形势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