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8523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3406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七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1、通过阅读教材、图片,了解明朝建立的背景、时间、都城、开国皇帝、明朝的民族关系。 2、通过阅读教材及分析材料,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及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及分析材料,掌握明朝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 素养目标 一、明朝的建立 (一)背景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上述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景象? 背景原因:元朝末年,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 朱元璋消灭南方群雄,向北进军,攻占元大都,结束元朝统治 (二)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朝代: ·都 城: ·灭元标志: 朝代知识小卡片 阅读教材P86,完善朝代知识小卡片 朱元璋像 一、明朝的建立 (二)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朝代: ·都 城: ·灭元标志: 朝代知识小卡片(明) 阅读教材,完善朝代知识小卡片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朱元璋像 一、明朝的建立 明朝 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三)明成祖称帝迁都北京 1.明太祖去世后,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明太祖之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他就是明成祖。 2.1421年,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迁都北京。 一、明朝的建立 二、强化皇权 (一)背景 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 (地方)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结合课文和材料,分析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 为什么明太祖要强化皇权?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内阁 政务繁杂 中央 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根本原因:相权威胁到皇权 无决策权 二、强化皇权 (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zhì),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的出处 ———《明史·胡惟庸传》 结合材料说一说朱元璋废丞相的原因。 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 ———《春明梦余录》 废除丞相制度后出现了什么问题?当时皇帝是如何应对的? ①政治上:废除丞相(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二)措施 二、强化皇权 丞相制度的发展史 秦汉时期 丞相 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 宋朝 宰相、副宰相 元朝 中书省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 群臣礼仪的变化 坐 站 跪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一条主线 实质 秦朝设,明朝废 皇权和相权的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趋势 ②军事上:分散兵权,明太祖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皇帝 皇帝 大都督府 (军事) 大都督府是明初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兵部 后军 都督府 左军 都督府 右军 都督府 中军 都督府 统兵权 调兵权 五军都督府 前军 都督府 二、强化皇权 中央 (二)措施 ③设立特务机构 二、强化皇权 中央 (二)措施 机构: 职能: 作用: 评价: ①明太祖设立锦衣卫 ②明成祖设立东厂 ③明宪宗成立西厂 厂卫 掌管侍卫、侦查、缉捕、刑狱诸事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反映了明朝君权的空前强化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