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9408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4-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6次 大小:568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哲学,必修,统编,政治,学年
  • cover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明确并认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歧在于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3.准确判定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以及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学习重难点】 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课前预习】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 问题,也就是 。它包含两方面,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唯一标准。凡认为 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 ,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 和 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 和 。 2.为什么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 和 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发展的始终,是 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特别提醒】 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③“思维”指人的意识、思想等主观的东西。“存在”指物质、存在物等客观实在的东西。 ④历史上不同的理论表达: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 二、唯物主义 1.根本观点: 是本原的, 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 意识。 2.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或 具体的物质形态。如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即: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基本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 的根本方向,本质是正确的;(合理性)但是把物质归结为 ,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局限性) 【特别提醒】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时代 代表人物 观点 古希腊 赫拉克利特 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德谟克里特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泰勒斯 世界的本原是水,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归复于水。 古印度 “四根说” 地、火、水、风。 春秋时期 《尚书·洪范》 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 战国时期 荀子 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东汉 王充 没有有形的物质,就没有精神、智慧。 南北朝 范缜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明末 王夫之 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①基本观点: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 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即: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物质。原子的属性=物质的属性; ②进步性: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 , 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③局限性 第一,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 。 第二,机械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 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否认联系的 。 第三, 。(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四,历史观上的 。(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特别提醒】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国家 代表人物 观点 英国 培根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英国 约翰·道尔顿 化学家“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法国 狄德罗 自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