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新考向)4月模拟试卷07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答案 D A C C B B A D C D C B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由材料可知(D) A.商鞅制定的法律得到了百姓支持 B.商鞅侧重军事和经济改革 C.商鞅变法损害权贵利益,难以推行 D.商鞅严格执法,强力推行改革 2.《魏书》记载,大臣高闾认为夏商周三代疆域不大,实行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祭告天地的仪式),劝孝文帝也举行封禅大典。孝文帝却认为南方荆州和扬州尚未归顺,不欲封禅。由此可见,孝文帝(A) A.胸怀国家统一大志 B.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C.推动北方人口南迁 D.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3.“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材料意在说明元代戏曲兴盛的原因是(C) A.行省制度的推行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国家政策的影响 D.科举考试的需要 4.思维导图可以系统地展示知识、整合信息。下图是小明绘制的思维导图,“?”处应是(C) A.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B.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C.朱元璋强化专制皇权 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5.清朝以前,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到了清中期,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出现“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由此反映出清朝(B) A.率先引进占城稻 B.推广玉米、甘薯 C.开始种植棉花 D.普及种植茶树 6.“被辟为商埠后,一向以内敛、安逸、守家、平和为城市风格的苏州,一下子被推到政治和外交的最前沿,苏州的平静被打破了。”与材料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导致(B) A.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 B.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 C.西方列强势力侵略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D.清政府禁止人民反帝 7.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B.“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 D.“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断的提出 8.据南通籍老战士陈雪章回忆,因土改翻身,他的父亲积极响应党和政府保家卫国的号召,送其参军。接着,他到达接近战争前沿的辽宁安东参加训练。他将参与的“战争”是(D) A.百团大战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 9.20世纪70年代后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开始用“建设思维”“发展思维”审视世界和研判外部环境,在国际社会中尽可能多地争取朋友,重塑了中国的利益观。下列能够与此印证的是(C) 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万隆会议 C.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D.参加日内瓦会议 10.“欧洲一体化有着深远的文化思想渊源,二战后,几千年来的统一梦想逐步付诸实践。”这里的“文化思想渊源”是(D) A.西欧中世纪大学教育 B.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和庄园制度 C.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 D.古罗马文化和基督教 11.从1960年到1988年,西方国家的政府支出类型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国防、公共行政和一般经济服务支出转向医疗、教育和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和社会援助支付、商业补贴和政府债务利息的社会福利支出)。这表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C) A.财政负担不断加重 B.经济持续高度繁荣 C.注重缓和社会矛盾 D.阶级矛盾彻底消除 12.当今世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