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规范练8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选择题 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论述收入分配制度时,进一步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指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收入分配制度列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 ) ①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理论创新 ②坚持了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新发展理念 ③同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④增加了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六亩地以每年每亩1 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 A.1.55万元 B.1.74万元 C.4.85万元 D.2.4万元 3.2020年3月27日,人民网显示,截至去年底,浙江对口支援的13个国定贫困县(区)已经全部脱贫摘帽。其意义在于( ) ①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②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促进民生幸福 ③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 ④贯彻精准扶贫原则,发展民生事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④ 4.2020年4月20日到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明确指出要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 ) ①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 ②既要强化政府责任,又要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 ③对基本小康社会的实现有重大意义 ④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本质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5.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②消除贫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③有利于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④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发展共享经济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在15%—21%之间。这说明( ) A.我国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公 B.按生产要素分配得到充分体现 C.再分配要更加注重效率 D.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 7.我国已有许多城市规定了市民最低生活费标准线,对生活费收入低于标准线的居民予以适当的补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 A.社会保险的内容 B.社会救助的内容 C.社会福利的内容 D.社会救助的内容 8.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要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平 ②我国将以社会保障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③完善社会保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④没有经济实力支撑,社会保障无法维持下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0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指出,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这体现了我国( ) ①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②理顺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③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④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