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0489

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课件(共30张PPT+视频)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51186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繁荣
  • cover
(课件网) 一幅《清明上河图》尽展宋代经济繁盛之景。让我们透过《清明上河图》,探寻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全国经济重心发生的变化?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等,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从《清明上河图》看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学习目标 1.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的发展表现;理解生产技术的进步、各族间的交流等因素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知道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史料实证) 3.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家国情怀) 农业的发展 农民李小二 粮食大丰收啊!多亏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 观察粮食主要产区的区域范围,结合教材归纳宋元时农业发展表现? 一、 农业 粮食作物 ①由 传入的 ,成熟早;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宋朝时,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下游和 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经济作物 宋元时期,南方普遍种植 ; 南宋后期, 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 。 技术 越南 占城稻 水稻 长江 太湖 茶树 棉花 普遍 秧马、复种 辽夏金的统治者对农业也相当重视, 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苏湖(常)熟,天下足” 农业 运输 运河 为了便利 ,忽必烈令人开凿 和 ,使粮船可以从 直通 ; 海运 海运航线规模空前,粮食运输一度以 为主。 时空观念:观察地图,找出元朝新开凿的两段运河以及海运航线。 会通河 通惠河 大都 杭州 与隋朝大运河相比, 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 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裁弯取直,并新开凿会通河、通惠河两段,使南北航运更加便利 一、 海运 南粮北运 手工业的兴盛 船上的货物可能是? 二、 手工业 纺 织 业 丝织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迅速。 四川、江浙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 棉纺 南宋后期, 兴起, 推广 先进棉纺织技术到 。 元朝时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 成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毛纺 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毡毯、毡靴党项人的生活必需品。 依据教材,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中纺织发展的表现。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元朝时期,黄道婆从海南崖州归来,将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到松江府的乌泥泾,改进棉纺织工具,提高了棉布的质量和印染工艺水平。她对棉纺织业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江从事棉布生产的有1000多户,织出的“乌泥泾被”远近畅销。 棉纺织业 黄道婆 海南 松江 松江 二、 依据教材,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制瓷业发展的表现。 宋朝瓷器以五大名窑所产瓷器质量最优。其中,定窑在河北 曲阳,以烧制白瓷为主,产品装饰有印花、刻花等;汝窑在河南 宝丰,主要烧制宫廷用瓷,瓷胎薄而坚细,釉多呈天青色,青中 带蓝;哥窑①主要烧制青瓷,釉面上分布着大小纹片;官窑北宋 时在河南开封,南宋时在浙江杭州,专为宫廷烧制瓷器,釉色以粉青为上,淡白次之;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釉色青中带红称“钧红”,有的釉色呈紫色称“钧紫”。 手工业 制瓷业 宋 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 。 南宋时, 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辽 反映出契丹人善于骑马的民族特色。 金 金的耀州瓷以 为主。 元 代表了元朝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 二、 辉煌时代 江南地区 鸡冠壶 青瓷 青花瓷 瓷都: 景德镇 北宋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制矿冶业发展的表现。 手工业 矿冶业 北宋 金 辽 西夏 煤得到大量开采,还广泛用于冶铁炼钢。 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 兵器制作精良,西夏剑锋利无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