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0524

新版七年级下册期中 复习课件(共67张PPT)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4941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新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新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考点大串讲精品专辑(新人教版) 核心考点 隋的统一 开通 运河 开创科举 隋的灭亡: 581年, 建立隋朝,定都 。589年统一全国 标志:隋炀帝时创立 科 意义: 目的:加强 ,巩固统治 时间:605年起 路线: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余杭 意义:①带动了沿河城市的 与发展 ②加强南北地区 的交流 ③有利于国家 和民族交融。 隋朝统一与灭亡 ②根本原因:隋炀帝的 。 ①时间:618年 隋的治理 ①加强了 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 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 ②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 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③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 。 杨坚 大兴 南北交通 洛阳 涿郡 繁荣 政治、经济、文化 统一 进士 朝廷 考试 阶层流动 文化素养 暴政 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和徭役 ,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 消极: 负担 核心考点 1、对下图解释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大交融 B、从分裂到统一 C、分封制度盛行 D、经济重心南移 2、隋炀帝认为洛阳地处中原,河 运便利,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且其地理位置适中,可以照顾全局。隋炀帝遂于605年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其主要目的是 ( ) A.炫耀王朝国力 B.巩固政治统治 C.推动交通发展 D.减轻民众负担 3、一位德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是(   )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B B B 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5、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XX。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赵公子、书童。旁白:赵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小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开始于(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C B 核心考点 1. 找出并在课本圈画唐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建立时间: 年 建立者: 都城: 2. 填写下表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及治国效果。 政治上 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澄清吏治, ,从善如流,戒奢从简,施行 的政策 进一步完善 制度 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 关注民间疾苦,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 生产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各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历史上称为“ ” 618 李渊 长安 虚心纳谏 与民休息 三省六部 进士 农业 贞观之治 核心考点 3.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谁 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效果如何 (1) 人物: ,改国号为周。 (2) 措施: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 ,亲自面试考生。 继续推行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效果:经济得以 ,社会相对安定,人口不断增长,为后来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贞观遗风) 武则天 殿试 持续发展 核心考点 1、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关键词,据此可知,他探讨的内容是( ) 关键词:太原留守李渊起兵、从太原进攻长安、隋朝政权崩溃、平定割据势力 A.李渊反隋的背景 B.隋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C.唐朝建立的过程 D.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2、 3、武则天时期,科举考试中新增加的科目是( ) A.文科 B.武科 C.进土科 D.殿试 ( ) C C D 核心考点 1、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中出土戍边将士文书883件,书中多次出现“开元四年”的表述。通过该遗址可了解的朝代是(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下图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和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共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