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1887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2.1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课件+学案2份打包)

日期:2025-04-2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0次 大小:84103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苏教版,基石,打包,2份,学案
    (课件网) 第一节 细胞学说 —现代生物学的“基石”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问题探讨 1.地球上已知的200多万种动植物,这些复杂的生物体都是由什么构成的? 2.“细胞”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胡克 细胞 【资料1】 1604年,荷兰人詹森(Z. Jansen)把两块凸透镜安装在一个适当长度的长管两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这台显微镜能将物体放大10~30倍,可以观察一些小昆虫的整体形态,又被称为“跳蚤镜”。但詹森的发明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 绝大部分动植物细胞的直径都不足100μm,是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在显微技术发明之前,人类对细胞这个微观的生命世界一无所知。 谁揭开了微观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 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年7月18日-1703年3月3日),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 【资料2】 半个多世纪后,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R. Hooke)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达到了40~140倍。1665年,他在观察软木切片后写道:“能非常清楚地看到软木片充满了空洞,是一个多孔的结构,形如蜂房……”软木片中除了围绕空洞的四壁之外,几乎什么物质都没有,他就把发现的这种“小空洞”命名“cell”———细胞,并把观察结果发表在《显微图谱》一书中。 谁揭开了微观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 死细胞的细胞壁 【资料3】 1674年,荷兰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 )用自己制作的放大倍数近300倍的显微镜,观察了池塘水中的原生生物、牙垢中的细菌、鲑鱼的红细胞以及人和哺乳动物的精子等。成为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的人。 谁揭开了微观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 列文虎克制造 的显微镜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施莱登 (M.J.Schleiden,1804-1881) 施旺 (T.Schwann,1810-1882) 问题1:细胞学说的创立者? 改进者? 2: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3:细胞学说的局限?意义? 创立者:①植物学家:施莱登 ②动物学家:施旺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物和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由先前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 局限:未涉及原核细胞;真菌;病毒;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意义:(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3)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发展者:威尔肖 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获得证据来说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 1. 概念: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2. 分类: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事实正确,结论正确 可能正确,可能不正确 透射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放大30 000倍的细菌 适合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亚显微结构,病毒 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大肠杆菌 0.5 m 适合观察细胞等样品表面形态和结构。 细胞形态多样性 细胞的大小、形态与其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噬菌体 (细菌病毒) 细菌 结构特点: 遗传物质: 化学组成: 生活方式: 繁殖过程:在活细胞之中,靠自身的遗传物质中储存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寄生在活细胞中 蛋白质外壳以及遗传物质 DNA或RNA 无细胞结构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观察菠菜叶表皮细胞 (1)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夹取菠菜叶下表皮,将其浸入水滴并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中央的水滴边缘,然后轻轻盖在菜叶下表皮上,避免产生气泡。 (4)显微镜下观察,记录。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有叶绿体) (无色,透明) 3.2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2)用牙签轻轻刮取自己的口腔内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