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喀喇汗王朝钱币 “苏莱曼卡德尔桃花石” “上秦是东方的桃花石,中秦是契丹,下秦是八儿罕(喀什噶尔)” ———《突厥语大词典》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0课 学习目标 1.通过教材研读与识图相结合、绘制时间轴、表格梳理等学习方式,了解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民族、所处地区等基本信息,能够用时间轴的形式概括辽夏金元诸政权更迭和对峙的时序脉络。 2.通过教材研读与史料分析相结合、小组问题探究与学习等方式,概括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措施的内容,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评价北方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是本课重点内容。 难点:认识北方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辽、西夏、金的统治 1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2 目 录 1 辽、西夏、金的统治 一、辽、西夏、金的统治 1.政权概况 基础梳理 阅读第一、二子目,了解并概括辽、西夏、金政权概况,完善表格。 民族政权 辽 西夏 金 民族及活动区域 辽朝的建立者契丹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 1125年,为金所灭。 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1227年,为元所灭。 1114年,完颜阿骨打,率众反辽; 1115年正月称帝,定都于会宁府,又称上京,定国号大金; 1234年,为元所灭。 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一、辽、西夏、金的统治 1.政权概况 相关史料 宋辽时期全图 一、辽、西夏、金的统治 1.政权概况 相关史料 女真族的崛起 金、南宋、西夏对峙图 一、辽、西夏、金的统治 2.制度建设 基础梳理 根据材料,阅读第一子目,了解并概括辽朝的制度建设概况。 原因 内容 特点 影响 辽所处的北方民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异。 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促进了契丹向封建文明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因俗而治,双轨政治制度。 材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卷四五《百官志》 相关史料 一、辽、西夏、金的统治 2.制度建设 基础梳理 根据材料,阅读第一子目,了解并概括辽朝的制度建设概况。 四时捺钵 主要地点 时间 活动内容 春捺钵 长春州 鱼儿泺 正月上旬 捕鹅、钩鱼 夏捺钵 永安山 炭山 四月上旬—七月中旬 避暑、议政、放鹰 秋捺钵 庆州 伏虎林 七月中旬 入山 射鹿 冬捺钵 永州 广平淀 十月以后 避寒、议政、猎虎 四时捺钵制 皇帝和宫廷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相关史料 四时捺钵制 一、辽、西夏、金的统治 2.制度建设 基础梳理 根据材料,阅读第一子目,了解并概括西夏的制度建设概况。 番号 乌珠、兀卒 乌尼 宁令 谟宁令 领卢 汉号 皇帝 皇后 大王 天大王 枢密 仿汉制 制度基本模仿北宋。 一官二称 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相关史料 一、辽、西夏、金的统治 2.制度建设 基础梳理 根据材料,阅读第一子目,了解并概括金朝的制度建设概况。 (1)内容: 谋克=300户 猛安=10谋克=10×300户 (2)特点: 兵农合一(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3)性质: 军事组织、社会生产组织、基层行政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