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市第四中学2025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分) 1. 2024年11月30日晚间,我国首型4米级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下列操作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总装调试 B. 燃料注入 C. 点火发射 D. 船箭分离 2. 一些食物的pH 范围如下:牛奶6.3~6.6,鸡蛋清7.6~8.0,柠檬汁 2.2~2.4,西红柿汁 4.0~4.4。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牛奶 B. 鸡蛋清 C. 柠檬汁 D. 西红柿汁 3.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油和水可以形成溶液 D. 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4. 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 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 B. 将烟囱建的尽可能高 C. 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喷灌技术 D. 大量开采地下水 5.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SO2 C. H2SO4 D. KMnO4 6.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天然水 B. 稀释浓硫酸 C. 测定溶液pH D. 量取一定量液体 7.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对文献内容解释错误的是 A. 《吕氏春秋》:“金(指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铜锡合金的硬度比铜、锡小 B. 《梦溪笔谈》———石油:“燃之如麻,但烟甚浓”———石油的不完全燃烧 C. 《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天工开物》“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金的延展性强 8. 考生答题卡上条形码的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下列关于丙烯酸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烯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 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 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 丙烯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 2024年7月26日,巴黎奥运会主火炬采用了轻质、高效、安全的生物丙烷燃料。生物丙烷来自可再生原料,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体现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图是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参与反应的乙、丙分子的个数比为5:3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没变 D.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 10. 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和固体 加水溶解,分别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中混有的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除去中少量的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与简答(共25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1. 自热火锅不使用电、火等方式加热,只需将特制的发热包放在容器底部,然后加适量的冷水,即可加热食物。发热包的主要成分包括生石灰(氧化钙)、碳酸钠()、铁粉、铝粉、活性炭等。 (1)写出碳酸钠中阴离子的化学符号_____。 (2)生石灰是主要的发热物质,标出生石灰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请写出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铁是由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铁容易生锈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化学反应,防止铁制品生锈合理的做法_____(任写一条)。 1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展开实践活动: 任务一:了解燃料 家用燃料变迁发展历程如图1: (1)柴草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任务二:利用燃料 (2)柴草的热效率一般在10%-20%左右,而且产生的烟雾和灰尘较多,对室内环境和人们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炭逐渐成为家用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常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