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四单元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本课通过三个子目(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讲述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的概况,从而认识明朝的政治制度、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等特征。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从明朝到清朝的历史了解渠道比较多,对这段历史也很感兴趣,但苦于初中时学习不够系统,这段历史的学习不成体系,很多知识点的记忆是错位的,所以需要教师很好的加以归纳整理。 学习目标确定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客观辩证地看待明朝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及社会转型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实证明朝政治统治、对外关系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明初废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君权与相权矛盾基本解决;明成祖时设内阁,君主专制强化,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明朝国家统一,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对外友好交往,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2.难点:多角度认识明朝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学生小组互助学习、学生互评、教师评价、适量做题等方式进行学习评价的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课堂导入教师活动1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明太祖朱元璋像,是明朝的开国君主,右图是位于安徽凤阳南的明皇陵,是朱元璋登基后为死于瘟疫的父母修建的陵墓。大家思考一下,明朝是如何建立的?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的概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学生活动1 积极思考,跟随老师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跟随老师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环节二:讲授新课第一目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教师活动2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指出明朝是如何建立的?学生活动2 自主学习 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动乱波及全国。佃农出身的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北伐,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活动意图说明:学生自主复习、巩固、掌握初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环节三:讲授第一目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教师活动3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明朝君主专制制度是如何强化的? 材料情境 明太祖阐述废宰相的原因说: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 · 祖训首章》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内阁制。 图片情境 学生活动3 自主学习 (1)废宰相:明太祖性格多疑、专断,迷恋权力,事必躬亲。他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这一举措对以后500余年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设内阁:宰相废除后,皇帝需要直接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