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5966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 教材小实验(解析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2次 大小:6776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实验,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材小实验 在近年中考中,教材基础实验题是每年必考题型之一,常考查教材小实验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燃烧条件的探究,铁生锈条件探究,浓溶液的稀释,粗盐提纯,中和反应,电解水等,多为装置+实验操作的考察,让考生判断实验设计和操作是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涉及物质的性质、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操作等方面,有时候也会以探究创新的形式展开考查。 一、对比实验: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燃烧条件的探究; (3)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解决这一类型的题牢牢抓住“控制变量思想”即可;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燃烧条件的探究、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对比实验的关键是利用控制变量思想来探究化学变化发生的条件。 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现象: a.喷稀醋酸的紫花_____,说明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 b.喷水的紫花_____,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 c.放入CO2中的紫花_____,说明CO2不能使石蕊变色; d.喷水后放入CO2中的紫花_____,说明_____。 (2)结论: CO2能使_____的紫色石蕊纸花变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 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H2O。因此,对(Ⅳ)实验后的花进行烘干,可观察到_____。 2.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ab对比: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c对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b.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c.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d.热水中的白磷又燃烧 cd对比:燃烧需要_____ 3.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1)实验原理: ①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铁锈; ②铁锈疏松多孔,不能阻止铁制品内部的铁与氧气和水蒸气继续反应,还会加快铁的锈蚀。 (2)实验设计 实验装置 控制条件 无氧气有水 有氧气无水 有氧气有水 实验现象 不生锈 _____ _____ 实验结论 AC对比,可知铁生锈需要_____,BC对比,可知铁生锈需要_____ 二、步骤实验: (1)固体溶质的配制; (2)稀释浓溶液; (3)粗盐提纯。 这一类型的题往往会以粗盐提纯后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为背景,将这几个实验整合起来考查实验步骤、仪器名称、操作注意事项、有时也会考查误差分析。 1.固体溶质的配制 (1)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步骤: ①计算(计算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和所需水的体积)。 ②称取:用天平称固体。 ③量取:用量筒量液体(当接近所需体积时,要改用_____滴加至所取体积的刻度线)。 ④溶解:将固体放入烧杯中进行溶解。 ⑤装瓶贴标签 (3)误差分析 操作 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质量时固体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使用游码时) _____ 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_____ 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_____ 烧杯内原来有少量的水 _____ 氯化钠试剂不纯 _____ 称量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 _____ 称量时右盘忘了垫纸 _____ 将固体药品倒入烧杯中时撒在外面 _____ 固体药品倒入烧杯时,纸片上残留少量固体药品 _____ 量好的水向烧杯中倒时有少量洒出 _____ 装瓶过程中,溶液少量洒出 _____ 2.稀释浓溶液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步骤: ①计算(计算所需浓溶液和水的体积)。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溶液和水的体积。 ③混匀:在烧杯中按要求稀释浓溶液,使浓溶液和水混合均匀。 ④装瓶贴标签 3.粗盐提纯步骤:(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称量)计算产率 (1)溶解:称量粗盐,缓慢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过滤:操作中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应该_____。玻璃棒的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